论曹操

作者: 稔穆 | 来源:发表于2019-07-26 18:21 被阅读0次

    #论曹操#

    曹操,沛国谯人也,谥号魏武帝,史称太祖。可能汉相国曹参的后人。

    在汉桓帝的时候,曹腾当上中常侍,封费亭侯,有一个养子(宦官不能生子),叫做曹嵩,这就是曹操的父亲(但三国志说: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而裴松之注《三国志》时间接引用三国吴人所著《曹瞒传》中称曹嵩本姓夏侯,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

    曹操的面孔一:治世能臣,乱世枭雄

    三国志记载“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故世人未知奇也,为梁国乔玄,南阳何顒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岂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三国志》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小说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这些人都是当时名士,眼光自然不会差,而当时,科举制度并未开始,所以在那个时代想要做官,只能名士推荐。所以,他们的眼光还是很准的,从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举动可以看出。

    曹操的面孔二:奸诈的白脸曹操

    京剧上,曹操是白脸,而白脸对应的含义是:奸诈、反复无常。

    俗话讲:“功过自有后人评”,曹操的形象在一些研究历史的专家眼中一直是反面形象,是一个大逆不道的奸臣。曹操在民间的形象也是像专家认为的那样,他在百姓心目中一直是以邪为主要的印象,不光在戏曲中曹操也是白脸形象,在各种民间流传的故事中也可以总结出曹操是一代奸臣贼子、阴险狠毒。但是民间流传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及曹操作为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民间造成的非正统的思想左右。事实上奸臣贼子的罪名很大程度上是昏庸的东汉政权导致的,如果东汉政权固若金汤,没有外戚干政,那么丞相犯上作乱的可能性想必微乎其微了。所以说民间对曹操的评价也是出于对正和邪的完全对立化和极端化分析基础上的。每个人都有其优点弱点,曹操是英雄也是普通人,自然也脱离不了人的属性上的对立统一了。你总不能希望,所以英雄都像岳飞那样“不爱财,不惜死”吧?人,总是要有追求的,像岳飞那样,一生的追求,只是“直导黄龙,迎回二圣”最终,只落下一个被君主猜疑而死亡的结局,试问,这样,天下谁来统一呢?

    我们再来看看曹操多疑,我承认,曹操是有多疑的一面,但是,请问,被称作明君的李世民不多疑吗?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只为一个帝位,那凭什么他就被世人称颂?你说曹操,逼荀彧,杀郭嘉。请问,哪个开国皇帝不是在成立一番丰功伟绩后杀了自己的臣子呢?同样从臣子爬上来的赵匡胤都要“杯酒释兵权”那为什么他就被称颂呢?

    曹操的面孔三:心怀天下,叱诧风云

    《三国志》是一部真实记录历史的史书,《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其次才是历史作品,罗贯中在书中明显有着重刘轻曹的意味,而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曹操就是一个比较真实的形象,“太祖如此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从少年时代,曹操就展现出了其叱咤风云的豪气与胸怀天下的志气曹操实现了三权鼎立到国家北方的逐步统一,可以说功不可没。但是其在政治生涯中也做过一些“负天下人的事”,这些事情可能是出于战争需要,而不可避免,任何朝代的兼并重组,都免不了造成一定的破坏,但是最终的目的仍然是实现了太平。从历史记载中我们知道,曹操出兵,都极力保护好老百姓的庄稼。在刘备联合曹操打败吕布之后,曹操设计攻打刘关张,致使关于被围俘虏之后,曹操明知关羽不忘旧主,仍然没有杀害他而是作为一个英雄和人才对待,这足以显示出曹操作为英雄人物的宽广胸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曹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od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