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人们持有为自己的行为、看法和感觉辩护的动机。当他们做某件事情时,如果可能,他们会让自己(和其他人)确信这是一件合乎逻辑的事情。
2.自我辩护的本质:我们的许多行为都会受到一些未知因素的支配。当我们被要求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我们试图构建出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同时满足我们的愿望,让自己和他人看起来都不错。
3.费斯汀格将认知失调描述为一种紧张状态,当一个人简单地持有两种心理上不一致的认知(观念、态度、信仰、观点)时便会发生。
4.认知失调的经历是令人不快的,所以人们有动力去减少失调。
常用方式是改变一种或两种认知,使它们彼此之间更加一致,或增加更多的认知,帮助弥合原有认知之间的差距。
5.认知失调是两种基本动机冲突的结果:我们努力保持正确,这促使我们密切关注他人正在做的事情,听取值得信赖的交流者的建议;我们努力相信我们是正确的。
失调理论预测人们会记住那些赞同自己观点的似是而非的论点以及赞同对方观点的不可信的论点。
6.决策所引起的认知失调:
对所喜欢的对象的任何负面认知,与选择了它的认知之间会产生失调;
对没有选择的对象的正面认知,与没有选择它的认知之间也会产生失调。
7.一旦作出了某种坚定的承诺,人们便会倾向于关注自己所做选择的积极方面,而忽略自己所拒绝的其他选择的吸引力。
8.减少失调的过程很大程度是无意识的。当一个人面对不一致的信息时,大脑的推理区域实际上被关闭了,当恢复一致时,大脑的情感回路会“快乐地”亮起来。
9.决定的相对不可挽回性:一个人无法挽回自己所做的事情。
一旦人们感到已经无能为力,他们便会更加确信自己作出了明智决定。一个典型案例就是用虚报低价策略来让消费者就范。
10.通过要求帮小忙来促使人们同意提供更大帮助的做事方法,被称为登门槛技术。这是一种典型的诱设过程。
11.减少失调的一个方法是尽量减少你所选择行为的负面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增加其正面影响。
12.无论怎样,当你朝着某个方向迈出一步的时候,你总会感受到失调——现在你会为减少失调而去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辩护。反过来,这样的辩护会让你更难改变主意。
一行精华:
认知失调:是一种紧张状态,当一个人简单地持有两种心理上不一致的认知(观念、态度、信仰、观点)时便会发生。
人们会为了减少失调而去自我辩护。
触动,反思,改变:
认知失调会让人不爽,这会促使人们尽快想办法消解掉这种负面情绪。由于这是两种不同认知冲突所导致的,所以人们下意识的方法就是消除掉这个冲突,在自己内心中取得一致。
绝大多数情况下,产生冲突的认知中的一种,产生于已发生的行为,这已经无法改变,拥有不可挽回性。为了继续维持自己的正确性,我们习惯于进行自我辩护,去迅速找到一个证明自己没有做错的理由。
由此看来,承认自己过去犯过错误,做过不正确的行为,是需要勇气和理性的。但是反过来想,放弃自己的一贯正确惯性设定,是不是更能减少认知失调呢?
我不是一直正确,但我努力追求正确,“过而改之”,这种辩证思维,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也能让我们更放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