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个及其复杂,又十分精妙的综合体,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具备着非常强大的代偿体系,对偏移也是有着相对充分的空间,只是很多人却总是喜欢不断的追寻着与挑战着代偿结构的边缘和极限。而很多时候只有到了失代偿的阶段,才懂得以代价的方式去弥补已经碎裂的结构!
最近在健身,随着对自己身体的接近和关照,我逐渐的看到,自己二十几年前受伤的脚踝,早已经给自己身体带来了很明显的影响,身体自然而然的调用自身的功能去补偿那个因受伤而功能减退的右侧脚踝,进而,身体长时间固化在这个代偿结构之上,身体机能早已悄然的产生偏移,而之所以说他是代偿,很重要的就是因为这个偏移尚不足以使我的身体进入疾病状态,但是,随着身体生物性的不断衰老,当代偿的能力逐渐减退,这个偏移,很有可能就会变成偏离,而讲我的身体迅速带入疾病状态!
当我发现了身体上的偏离之后,我试图去从动作和功能结构上去改善这个偏离,而这个矫正的动作随之带来的就是身体的代偿结构的反抗,我刻意的纠正自己不正确的走路姿势和用力方式,而这带来腰部的明显疼痛,这,就是我在纠正偏离的过程当中,身体给我的明显的早已稳固的偏移系统的摆荡性反应。我需要不断的去亲近和关怀自己摆荡中的身体,循序渐进的在破一个循环的同时建立另外一个循环,破掉这个偏移的结构。
这是身体上的一些偏移,转而看心理层面,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心理上的偏移给我们的生命进程带来了很多曲折的路径,使我们无论是在与他人相处、还是与自己相处的时候都形成一个明显的角度,而无法看到对方,也无法看到自己,但更为微妙的,也源于我们与生俱来的代偿结构的,就是我们生命中每个已经形成的角度的转角上,都会被安上一面镜子,有的是凸透镜、有的是凹透镜、极少的地方会是一面平面镜,所以,在调整这个偏移的过程中,我们是需要先调整这个路径上的角度呢?还是转角处的镜子呢?
我想说,其实这个对调整的偏移过程不可能像我们逻辑上认为的从问题上改变就可以了,这其中最大的难题在于你如何去看到那个角度的存在,你又如何能够明白转角处的镜子扭曲了你的视野和与人交流的关系模式!?
在对心理上偏移的调整中,我们需要不断的停留、反思、借助外界的镜映给自己去看到那些角度的机会和可能性,在调整中也同样不断经历摆荡和质疑,因为,你需要在调整中颠覆的,是自己长久依赖着的,也从某个时点开始尽管扭曲却也同时保护着自己的结构模式!
说到这里,接着再说说关于移情和防御这个点我的收获和感受:
移情越原始防御越离散、移情越成熟防御越完善,这句话我用了很长时间去消化和理解,移情,是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的一种模式,弗洛伊德告诉我们移情来自童年期或者更早的阶段中没有处理妥当的那些问题。这些没有处理妥当的问题,在我们当下生活中因为某个关系中的一些特定情境的形成而促发和唤起当时没有处理妥当的问题的那些感受,并把这些感受带入到当下的情境当中。
关于移情的成熟度,我的理解是与对自身移情状况的认知和清晰程度,移情是每个人都有的模式,而我们对自己移情的进程越是能够看清,我们就可以越好的将自体与客体更恰当的归到各自的位上,也就相对可以具备更加完善的防御系统。而相反,对移情的进程越是不自知,就越容易在关系中用幻想或者错构去理解他人和自己,进而也就随时需要调用防御去回避由于幻想所带来的不安甚至来自早期的恐慌!
这种模式放在心理治疗的场景中,咨客的移情越原始,咨客就越缺乏安全感,就需要治疗师更多的以不断降维的方式去给予咨客抱持性的环境,而咨客同时却因为移情的原始越发的会形成对治疗师更明显的全能控制,治疗师只要触碰咨客的全能控制,就很容易形成咨客的原始结构的摆荡,而咨客与治疗师如果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随之而来的也就是咨客的攻击性释放!
接着引入温尼科特的一段对于灵感与活力的描述
“温尼科特坚持假定一切事情都必须来自灵感,这代表了神是最终级的来源,他对内在力量的信心,对自发的示意(他最后会称之为在动作中的真我)之价值的信心,是强烈的,他相信在某些情境下,人会到达一个愿意冒险的境界,表达出在他们内在深处的东西,很多好的事物会从那里出来”
这段话中有两个很重要的词——灵感、自发示意。
灵感就是你的想法多不多,进而你的策略多不多,最后你的路径多不多?想法、策略与路径三者之间是有梯度的递进的,路径是一个很重要的活性指标,有很多人想法是很多的,但不一定会具体的形成策略,更少有最终形成路径的人。
形成策略进而形成路径,就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而自发示意就是这个结构化的过程,而只有路径,只有结构化的过程,也是不够的,在心智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在不断的建构与解构的过程中完成心灵的新陈代谢。
最后,想说说道德内化。
在一个人长大的过程中,往往会把规则和标准,伴随着服从与顺从一并内化,从而形成自己的道德框架,他们往往会用道德的方式来评价自己的行为,那么随之带来的就是开放性的不足。他们常常因为“不道德”的标签而压抑真实的想法而去迎合内化的道德体认,他们没有足够的主体感,而是让道德感侵占了自己主体的空间。
温尼科特倡导孩子们表现出自己的攻击性,一个孩子采取的方式如果是宣誓自己的暴力,而不是单纯用行为的方式释放暴力,那我们说这个孩子具有足够的主体感。
这里就需要引入尼采的超人哲学,尼采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传统价值全面崩溃的时代,人如何重新确立生活的意义?尼采有一句很著名的话语“上帝已死,重估一切价值”,尼采倡导人们恢复生命本身的意志,赋予生命一个新的灵魂。尼采认为,人们利己的生活意志在现实世界是很难得到满足的,要消除痛苦,不能采取逃避的方法,而要加强自身的权利,超过一切弱者,是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