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登高》(小学必背52)

《登高》(小学必背52)

作者: 唯一念想 | 来源:发表于2018-05-02 22:55 被阅读0次

作者:杜甫  朝代: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⑵, 渚清沙白鸟飞回⑶。

无边落木萧萧下⑷,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⑸,百年多病独登台⑹。

艰难苦恨繁霜鬓⑺, 潦倒新停浊酒杯⑻。

词句注释:

⑴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

⑵猿啸哀: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新近停止。重阳登高,例应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白话译文

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

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

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登高》(小学必背52)

相关文章

  • 《登高》(小学必背52)

    作者:杜甫 朝代: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⑵, 渚清沙白鸟飞回⑶。 无边落木萧萧下⑷,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

  • 整理完小学必背古诗75首

    今天,抽空为小丫头手绘了小学必背古诗75首的思维导图。 几年前为大丫头手抄了小学必背古诗75首。 附:小学必背75...

  • 《春雪》(小学必背25)

    作者:韩愈 朝代:唐 新年1都未有芳华2,二月初3惊4见草芽。 白雪却嫌5春色晚,故6穿庭树作飞花。 诗词注释 1...

  • 《风》(小学必背29)

    作者:李峤 朝代:唐 解落三秋叶⑴,能开二月花⑵。 过江千尺浪⑶,入竹万竿斜⑷。 词句注释 ⑴解:知道,懂得。三...

  • 《春晓》(小学必背28)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春眠不觉晓⑴,处处闻啼鸟⑵。 夜来风雨声⑶,花落知多少⑷。 词句注释 ⑴不觉晓:不知不觉...

  • 《咏柳》(小学必背30)

    作者:贺知章 朝代:唐 碧玉1妆2成一树3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4。 不知细叶谁裁5出, 二月春风似6剪刀。 诗词...

  • 《清明》(小学必背42)

    清明⑴ 作者:杜牧 朝代: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⑵,路上行人欲断魂⑶。 借问酒家何处有⑷?牧童遥指杏花村⑸。 词句...

  • 《塞下曲》(小学必背43)

    塞下曲①·月黑②雁飞高 作者:卢纶 朝代:唐 月黑雁飞高, 单于③夜遁④逃。 欲将轻骑⑥逐⑦, 大雪满⑧弓刀 词...

  • 《劝学》(小学必背46)

    颜真卿 朝代:唐 三更灯火五更鸡⑴,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⑵, 白首方悔读书迟⑶ 注释 ⑴更:古时夜间...

  • 《鹿柴》(小学必背46)

    鹿柴1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 返景入深林3,复照青苔上4。 词句注释 1.鹿柴(z...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登高》(小学必背5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uh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