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到上海字节跳动分公司参观。
看到发展历程有些震动。这个2021年全球员工数量10万+,覆盖全球国家150+,国内布局70+城市的企业非常年轻,刚九周岁。2012年3月成立,在北京锦秋家园小区的4方2厅里创业,当时有30多个人(据说36氪在楼上复式,条件更好些)。最大的会议室有10平米左右,空间有限,但是梦想可以很大。张一鸣说大部分重要决策,在创业之初头三个月就基本做完,斟酌产品的愿景,斟酌产品的名字,新来的人可以成长成为很优秀的人,在公寓里讨论未来要做全球化。愿景和目标非常大,所以也使得每个人都极致地努力工作,又有想象力,敢于迎接挑战。
人才不是核心竞争力,机制才是。普通员工,就能看到所有头条系的产品数据——只要想你的直属领导申请即可,无需更多批准,同时多个办公室之间可跨时区、跨地域、跨部门横向沟通和着手优化迭代。——故分享时点点抱怨,在字节跳动中层是最忙的,几乎是被机器和机制带着走的,这也是机制副作用的一部分。
企业文化中内部平等,不以职位而以同学相称,如一鸣同学。信息公开,在线下,每两个月有CEO见面会,张一鸣要回答来自员工的各种提问,有的员工可直接到现场参加会议,有的可以通过直播视频观看会议内容。不对任何员工限制。
健身、游戏室、咖啡馆、瑜伽室配有专业教练,有员工在未允许拍照。
创业时张一鸣写过的一个PPT至今都没有变化,他看得长远,目标一旦确定,就极其专注。持续学习进化,始终保持克制,做事不设边界,不对当下满足,专注长期目标,鲜有焦虑迷茫。他是深居简出与深度思考的人,领导人的特质深刻地影响着这个企业。2021年张一鸣梳理字节现在面对的诸多挑战(这个在个人身上也有,而且非常明显,如我):
1)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可能团队因成功而害怕犯错;
2)获得了一些标签,但可能导致被标签、被预期束缚;
3)没完没了的竞争,可能让团队疲于奔命或者为了竞争而竞争;
4)过度追求方法论,而导致意识上过度抽象化,而远离事实。
他以神经语言 NLP 思维逻辑的框架,六层进行分析及梳理,环境—行动—能力—信念—身份—系统,这里不叙述,提供方法论,毕竟个人面对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梳理。
借用他的总结:作为挑战者的我们,如何处理好我和世界的关系呢?困难都是外部的,是自己不能左右的,自己能做到的是外部波澜起伏,内心平静如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