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甄士隐赠银
书中第一回就言,甄士隐赠银一事。
贾雨村时运未济时,是寄居在葫芦庙内的一个穷书生,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甄士隐常与之交接。
中秋之夜,甄士隐邀请贾雨村院中小酌,期间雨村做了一首诗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清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士隐听了,大声喝彩,大叫:“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这时候,雨村感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
说出了,自己的一番志向和目前窘境。甄士隐不等雨村说完,便说: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时,兄并未谈及,愚故未敢唐突。今既及此,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其盘费馀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
这一速字,写出了甄士隐慷慨仗义,而且也确实如他所说的,早有资助之意,但雨村未提及,也不好意思说,要不然,反而会唐突对方,好心办坏事。因此,雨村一提及,便命小童立即封了五十两银子来。这差不多是普通小资之家,两三年的收入,不是小数。
雨村收了银子衣服,是什么表现呢,原文如下,看起来很是平淡,也不过是略谢了下而已,好像不太在意的样子。
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那天已交了三更,二人方散。
2、贾雨村五更急走
这里精彩点来了,甄士隐送雨村回去后,回房睡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
醒了后,思及昨夜之事,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雨村带至神都,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
因使人过去请时,那家人去了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士隐听了,也只得罢了。
这里本来,甄士隐还想写两封推荐书,好让雨村有个投宿的所在,但是没想到雨村走的这么急。
3、走的 有多急?
两人喝酒喝到三更,书中所说:交了三更,二人放散。
雨村什么时候走的? 和尚说:五鼓,也就是五更就走了。
三更换算到现在是什么时候? 三更半夜,对应到现在就是半夜12点左右,23:00 - 01:00 之间。
五更是什么时候,03:00 - 05:00,这就相当于,雨村虽表面平静,当回到住处后,略微收拾了下行囊,连夜就急走了。
4、为什么要走这么急?害怕什么?
雨村前年就在此淹蹇住了,要是真着急,早就走了,按说一两年都耽搁了,何必在乎这一两天。但雨村觉也不睡,喝到半夜三更,五更就收拾好了东西快速离去。
这是怕什么呢?纵观全书,雨村是那种生情狡猾、趋炎附势、忘恩负义,自私自利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之人,那这里就不难理解了。
当时甄士隐给雨村银子时,雨村表面虽平静,估计心里在担心,怕是甄士隐一时兴起所为,更怕甄士隐明日酒醒反悔。所以三更散后,回去收拾了下行囊,五更就急匆匆走了。虽然话说的冠冕堂皇,不过和甄士隐一比,真是一副 小人长戚戚,君子坦荡荡的画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