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七次才中,非常佩服他的毅力。每一次考试对曾国藩来说都是一次痛苦的经历,首先是辛苦,每次考试他都需要背一个二三十斤的考篮(上面是笔墨纸砚和书,下面是食物),从老家走一百二十多里到县城,再从县城走二百多里到长沙府;其次是屈辱,进考场后要经过小吏们各种搜身,搜完身就进入狭窄低矮的号舍考试,最令人难受的还是落榜时的打击及乡人们的嘲笑。一般人一次也很难坚持,这样的过程,曾国藩却经历了六次,而第六次的考试还让他遭遇了平生第一次最大的难堪,但也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点。
曾国藩第六次参加秀才考试,非但没考上,他的文章还被学台进行“悬牌批责”,就是他的文章被主考官挑出来专门贴在公告栏里作为文理不通的典型进行了批责,当时的考试,每次考完,主考官就会选几篇优秀的范文,也会选一些反面典型的文章出来,而曾国藩的文章被选入了反面典型。这件事对曾国藩刺激很大,让他感到非常的难堪,但是也激起了他身上的倔强之气,他是属于越挫越勇的性格。此次考试后,他开始深刻反思,自己已经非常刻苦了,为什么考了六次还是没办法考上,学台批评他的文章文理不通,到底不通在哪?于是他把历年的优秀文章拿过来跟自己的文章进行反复对比,终于发现是自己的文章过于拘谨,注重细节而缺乏整体的大局观与气势,之后他的学习就注重怎样把道理讲通,如何提升文章的整体气势等。经过一番努力,在第七次的秀才考试中,曾国藩终于成功考中,在中秀才的第二年,曾国藩又参加了举人考试(这比秀才考试要难得多),但他居然一考即中,考了湖南省第三十六名。为什么考秀才曾国藩花了这么长的时间而考举人却那么顺利呢?根本原因在于他已经掌握了考试的诀窍,知道应试文章该怎么写了。
所以说“悬台批责”是曾国藩的人生转折点,那一次挫折促使他进行深刻反思,让他对自己的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这才有了他后面的成功。因此,失败是否是成功之母,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是意志消沉、破罐破摔呢,还是吸取经验、提升能力后,再行收拾旧山河呢?两者将有着完全不同的答案。当然曾国藩能持续考7次,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要向他学习,有了心中的目标后,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要坚持下去,坚持到底。同时,更要向他学习,在挫折面前,不要畏惧,敢于迎难而上,要学会反思、总结经验,然后以更好的姿态再次投入到对理想的征战中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