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最好的泉远井
井,在古时候与人们关系至关密切,它是人类狩猎采集的原始生活步入刀耕火种为食的农业社会的标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古谚就说明这一点。相传凿井之术,是万世文明之主伏羲氏所发明的。
清代咸丰年前,锦屏县隆里古城中的吊水井密布,大街两旁,小巷深处,民居人家,衙门大院随处都可见到一口口吊水井。据当地《龙标志略》记载:隆里古城城中有“七十二姓氏,七十二眼井,凡食货之所需无不便。”据说在旧时的隆里,一姓有一口井,各姓各用,互不干扰,共有七十二口。每口井依稀可见吊绳磨下的痕迹,这些吊水井深浅不一,深者十余米,浅者四五米,井口高出地面约50公分至1米,为整块料石凿成,井壁则用河床石砌成,私人公家都有,井口有圆形、方形,但圆形居多。这些井独具特色,是古城的灵魂、是血脉、是乳汁、千百年来,它哺育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有了它古城才有生机勃勃,没有它古城就不复存在,是龙溪河水孕育了古城古老灿烂的历史文化。龙溪河水从古城复地渗入这些吊井中,穿街过巷送到千家万户。
其实隆里的古井不仅是单纯的井,是因人而有井,是因有七十二姓才有七十二口井,而不是有七十二口井才有七十二姓人。这要从七十二姓人家来隆里屯军说起。隆里早在元至治二年(1322)设隆里蛮夷长官司。明洪武十一年(1378)湖广上里坪(今黎平)吴勉领导的侗苗农民起义,一举攻克黎平、锦屏及湖南通道一带,明太祖朱元璋派第六子楚王朱桢率30万大军征剿,于十八年(1385)打败起义军。朝廷继续在隆里留兵,并实行军屯。置“龙里守御千户所”奠定了隆里的人口基数,同时也是多姓氏聚城而居的开始。隆里七十二姓氏始于何时?据明永乐三年(1405)朝廷中央命户部使臣曹郎中丈量田畝,按人头分田交粮编制的黄册(户口簿)记载,当时隆里的姓氏统计为七十二姓和十三员官户为“陶姚王,鲍尹张,七百户,加所王,三千户,江李杨,镇抚胡,都司庄,指挥一,是东王”。
到了清中后期,隆里的经济处于鼎盛时期,人口剧增,当时流传有“城内三千七,城外七千三,七十二姓氏,七十二眼井”的说法。这就很清楚地说明了隆里的“七十二姓”同时包括了城外的七千三百人,七十二眼井亦然。井因人存,有人则有井,井成了古城文化的一个部分,也是观赏古城民俗的一大景观和窗口。隆里七十二眼井的概念不仅是饮水之用,而是与军事防御密切相关的,平常练兵要用水洗澡、洗衣,战时关闭城门,不论是时间长短,不怕敌方围城断水,城内居民饮水不受围城的威胁。水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历史上营造城池首要考虑饮水的因素。隆里建千户所时,出于对战争中防御因素的考虑,从某种意义上讲,“七十二眼井”其实就是军事防御功能的产物。
隆里建千户所后,自明洪武三十年(1397)至清咸丰六年(1856)的459年间,曾先后遭到7次大的战火涂炭。特别是清顺治元年(1649)和咸丰六年(1856)两次战事最为激烈,为官的三姓“鲍尹张”均被杀,所城一时间刀光剑影,血染古城,居民死伤过半,逃离者甚多。如董姓、钱姓等都逃到了附近榕江、黎平等县的村寨中居住。所谓“七十二姓”从此不复存在,现隆里虽有800余户,3800多人,但不同的姓氏现在只有22姓氏,仅是“七十二姓”的三分之一!在战争中城毁人亡,自然那“七十二眼井”也逃不脱厄运。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军事城堡作用的消失,吊水井的作用相对减弱,吊水井被废弃,有的被填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多数人家安装了手压式吸水泵。2004年,在县水利部门的支持下,从城外引进了自来水。至今,隆里古城内居民一般不饮用吊水井,只用来洗濯。现古城中还保留较好的古井有泉远井、董家吊井、大庙吊井(即千户所衙署内)、张所街吊井、鲍所街吊井、桂花街吊井和北门双燕井等计15眼。此外,古城外周边山田间还有众多的山泉井60多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