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越来越不经事了,怕这个怕那个,没了初生牛犊的闯劲,也没了老当益壮的冲劲,好多事情既怕做得太好出风头,又怕做得不好落埋怨。
中庸之道没怎么学明白,反倒是把自己弄得很被动,真是想不明白,这样的人做事情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呢?是为人还是为事。为人?也应该有鲜明的立场,以某人的意志为中心,为他人的利益做服务。为事?那就该守住原则和底线,不打折扣地把事情做好。可这样不上不下的就没有清晰的目标了!
当然,这样的人想法就是太多了,自古很多事情难有两全时,我们要学会做选择。生活中的选择可不都是多选题,不可能这也要那也要,那么我们要学会舍弃。比如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就注定要舍弃丰富的物质生活;比如选择了学习医护,就只能真吃苦多学习,用真本领治病救人;比如选择了建筑行业就要做好跑工地戴安全帽的准备,放弃爱美比美的小心思。
高考报志愿就是一次选择,虽不能决定终身的职业方向,但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导向。是坦然面对,还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是这也要那也要唯独不想付出努力,还是凭空想像几年后成功的自己而期待坐享其成?
当事人有自己的思考,当事人的亲人更是关心则乱。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多少父母做了无畏的担忧?下雨天怕孩子淋雨而主动送伞;下雪天嘱咐多穿衣服;自已吃好吃的怕孩子吃不着,都给孩子又怕他吃多了不爱消化;跑快了怕摔着,怕慢了怕追不上同龄人;工作太累担心健康,工作太少怕他无所事事;一天天,一年年,一件件,操不完的心,想不透的事,终归一句话,恨不得替你分担所有的不好,分享着你所有的成功与快乐!
其实好多事情,无论你做与不做,该来的都会来。只不过它来时我们的心态如何决定了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几何。如果来的这件事超出我们的预期,是好事我们内心欢喜,是坏事我们承受力下降。归根结底是心底的预设与取得的成果之间的矛盾在不断升级。
如果都能养成平常心,淡然看待一切,就有超凡的定力了。该来的总会来,无论是暴风雨还是天降祥瑞,都在我们的可预期范围内,那么我们就会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当然,尽管如此,内心的期待永远是:来吧!来吧!所有美好的事情!走吧!走吧!所有不好的事情!
愿一切如常,美好不期而来!晚安,朋友们!
红枫叶于2023年7月28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