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里最精彩的情节之一,出现过各种版本的影视剧、戏曲、连环画等等。不管白骨精是幻化成楚楚可怜的美女、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懵懂可爱的幼儿,她骗过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独独骗不了孙悟空。因为孙悟空有一双善于识别妖魔鬼怪的火眼金睛。
美国作家保罗.福塞尔是英美文化批评方面的专家,擅长对日常生活进行研究观察,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的评论文章遣词用句辛辣尖刻,堪称毒舌,同时又不失幽默和善意,著有《格调》、《恶俗》等著作,其中他所写的《“一战”和现代记忆》一书,获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国家书评奖”。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丑陋低俗的事物或人,经各种包装化妆后,摇身一变为“高大上”或“白富美”,让许多人上当欺骗。其实,丑陋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像白骨精那样幻化成美人害人。
今天我要说的是福塞尔所写的《恶俗:或现代文明的种种愚蠢》一书,他在书中讨论了美国社会存在的各种恶俗现象,可以与那弄虚作假的白骨精相媲美。虽然他抨击的是美国的恶俗现象,然而这些现象在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地方都有。
那么,什么样的东西称得上恶俗?恶俗有什么样的危害?我们又如何认清恶俗的真面目?下面就让福赛尔来教我们用火眼金睛认清恶俗的真面目吧!
01什么样的东西称得上恶俗?
在英语里,恶俗(BAD)和糟糕(bad),看似有着一样的字母,但是区别可大了。还是用白骨精的例子来说明吧。糟糕就像是白骨精的本来面目,“是某种没有人会说好的东西”,比如“人行道上的一坨狗屎、一次留级,或一例猩红热病”等。而恶俗就像变身后的白骨精,在能看清它真面目的人眼里,“是虚假、粗陋、毫无智慧、没有才气、空洞且令人厌恶的东西”,在看不清它的真面目的人眼里,“相信它们是纯正、高雅、明智或迷人的”。
恶俗无处不在,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到书刊影视等大众传媒,再到包括信仰、教育、艺术等在内的精神生活,处处都有恶俗的踪迹。
就以餐饮为例吧,有些恶俗的餐馆常常用一份措辞精美的菜单,让你以为那都是由手艺高超的大厨们选用新鲜优良的原材料精心制作出来的,真相是:“餐馆从某个便利的餐厅食品供应商那儿采购完全加工好的冷冻主菜,然后由某个戴着花哨的无边厨师帽的人用厨房的微波炉迅速热好。”
说到底,就是由次充好、将假冒伪劣产品包装成精品好物。这一类的恶俗顶多让人上一次当,还有一类就不容易被发现了,被骗的人说不定还自以为有档次有品位。比如,书中引用了小说《虚荣的篝火》里的例子。小说人物法洛点了一道蔬菜面食,厨师用食用大黄叶和各色酱汁摆出了一幅古怪的新艺术派绘画,“血红色大海上,一艘西班牙大帆船正驶向落日”。
认清恶俗的真面目有什么好处呢?或者换一种说法,认清恶俗能帮助人们避开它们带来的欺诈,甚至是丧命的危险。
02恶俗有什么样的危害?
真实的白骨精不仅丑陋,还很危险,因为它要吃人。对人类来说,恶俗的东西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危害,甚至是致命的危险。
别看美国人自诩为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民众普遍的动手能力都很强,可是他们同样有许多被福塞尔称之为恶俗的工程,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豆腐渣工程。福赛尔在书中列举了许多出人命的案例,如“1983年,康涅狄格州的一座桥坍塌,使3个轻信它的人丧命”,“纽约州高速公路上的一座桥坍塌,造成10人死亡”,等等。
其他的因虚假而导致劳民伤财的事例比比皆是,因此,恶俗的第一个危害就是给人们带来健康财富的损害。
接着来说说恶俗的第二个危害,培养出一批夜郎自大式的、愚味无知的人,遗患无穷。
夜郎自大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是说有个国土面积很小的夜郎国,但是他们国家的人很闭塞,特别是他们的国王,自以为自己的国家很大,甚至藐视他国来的使者。动辄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国,也常常有着相同的行径。
因此,福塞尔毫不留情地指出:“在近半个世纪内,美国都自视为自由世界的领袖,以为对那些没这么幸运的国家而言,自己在所有方面都很杰出,都是他们的楷模,这一习惯使美国人很容易忽视某些令人不快的事实。”而这样的自鸣得意和自我陶醉,也让恶俗现象在美国泛滥成灾。
人生代代无穷已,年轻一代“由于本身已经习惯了恶俗,他们长大后就会变成遍布五湖四海的恶俗观众和恶俗顾客。”如同美德的传承一般,一代又一代的人,也会将这恶俗传承下去。所以说,认清恶俗的真面目势在必行。
03如何认清恶俗的真面目?
要看清恶俗的真面目,首要的是明白造成恶俗的根源是什么。福塞尔说:“一样真正恶俗的事物,必然会显示出刻意虚假、矫揉造作或欺骗性。”也就是说,恶俗的本质就是虚假的、欺诈的。而它的根源在于人类的“贪婪”、“无知”和“炫富”。
福塞尔认为,“恶俗是商业欺诈时代特有的现象”。恶俗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因为“民众身上一种容易轻信的特质。”因此,“要洞悉真正的恶俗,你就必须在人们对一件事情的说法与其真相之间保持尽可能大的距离,明智、公正、谦虚的人们对此深有体会。”
若要认清恶俗的真面目,首先要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不会人云亦云,面对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和宣传,他们会寻找证据,看清事实与说法之间的差距。
其次要学会保持警惕性。人们很容易对明星或权威人物产生信任,对于他们出面代言的事物往往会不假思索地跟风。
最后,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恶俗比白骨精难搞得多,白骨精再神通广大,也只有一个,终究落得被孙悟空一棒打死的结局。然而,恶俗现象不仅到处都有,而且层出不穷,如野草般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以唯一的办法还是嘲笑恶俗”,让深陷其中的人得以惊醒。
如同《格调》引进中国后被热销一样,我相信福塞尔的这本《恶俗》也非常值得一读,读过后你会发现,身边许多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有恶俗的影子。读一读《恶俗》,不能练出火眼金睛,也能培养一点警觉性,何乐而不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