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周末有毒”这件事已经很久了。为什么说周末有毒,就是因为每到周末,我就在家待不住,身体里好像住了一个“逛街虫子”,平时工作日的时候它处于休眠状态,一旦节假日开启,虫子的封印打开,驱使着我一定要出去逛一逛才觉得周末没有虚度和荒废,假如因为客观原因出行计划受阻,虫子会非常抓狂,就好像它被锁在了一个铁笼子里,惊恐地到处找出口,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
1.人压抑久了是需要释放的。平时工作节奏比较快,且经常会面临一些不知道该怎么干、不知从哪里开始干又不得不干,又不得不干好的任务,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上六天,在第七天周末的时候就非常像得到了一个“放风”的机会,身体和意志都自由了,并且身体自由得更明显,那么用实际行动来体验一把身体的自由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所以,“逛”的强烈愿望是对“自由”的恭维。
2.随性是因为没有计划性。很多人,比如我自己,被各种工作的deadline推着前进,对工作时间的规划很少有掌控,所以“制定计划”的意识和能力就弱化了,一块完整的自由时间突然出现,反而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如何利用了。没有计划,大脑就会以“最舒适”为原则下达指令,把欲望最强烈的“逛虫子”释放出来,随心所欲,最想干的事儿优先级最高,而不是最应该干的事儿或者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儿。
所以,“逛”是因为没有比“逛”更重要的事儿,或者事实上有但是大脑没有意识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62305/17df9bc086cdd678.jpg)
那么,出来逛街这件事带来了什么?
首先是好的方面。逛街大概率会消费,那种在千万衣服鞋子中“众里寻他”寻到喜欢的,最后买单的那一刻,像是完成了一项大工程,很爽!逛街是有情绪价值的,令人心满意足。
其次是不好的方面。每次披着星星回到家,都有一种强烈的“悔恨”,心想如果这段时间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该多好,比如,带小孩去趟博物馆,或者跟小孩一起读一本从没看过的书。但是每次一到周末,还是必须要出去的,一百次反思都没用。有次跟一个朋友聊起这件事,她的意见是,“你要接受这样的你,正是有了放松的你,才有了拼命工作的你”,哇,有道理。
今后的周末到底应该如何度过?
1.提前一天做好计划,把全天切块,每一块都有目的、有感受产出。这样做可以防止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溜走,毕竟悠闲的周末时光总是短暂的。
2.可以在计划中加入逛街的内容,但要明确时间地点和时长,完全按照计划行事。这样做可以安抚“逛街虫子”,又不至于把宝贵的一天全都花在逛街上面。
3.计划中一定要有一项意义感比较强的事情,这样做可以抵消逛街之后带来的“空虚感”,或者可以给每一次的计划定一个主题,先画一个“意义的大饼”,然后实践之并思考之,当天的写作素材也就有了,一举多得。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