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
我们都知道考研人数屡创新高,从10年的140万到18年的238万,八年时间涨了将近100万。其实考研再战的人数也是在不断增加的。
曾几何时,我很是反感甚至是忌讳二战这个说法。哪曾想现如今不仅参与了,而且还是重在参与。生活中我们许多人在许多时候都会有意或无意地回避这一话题。毕竟这是失败的一件事,但这又是人之常情,我们都希望获得成功,不希望把事情搞砸。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就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尤其是考研失败后,甚至是二战失败后,所面对的现实问题就愈加凸现出来,到底要走哪条路,基本上也就两条路:
一、开始找工作。但往往会由于往届生的身份在面试中屡屡碰壁。(很明显没有了应届生的身份,在许多地方都是不一样的,甚至那就是一道门槛。)
二、选择再考一次。(这一项可能在选择的时候都可能会有很大的阻力。)
当然或许有其他的路,只要有条件也可以走,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样的机会。
俗话说事可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这句话我觉得更多是指犯错误,是为了告诫人要吸取经验教训,而不是考研这种提升自身的正向的活动。所谓的二战其实还是换一种说法比较妥当,那就是无论几战,都是新的挑战,都希望那是一个新的开始,一切归零。但要好好反思为什么会失败?
1.是否努力了?
2.是否真的努力了?
3.是否选择的专业不合适?
其实以一种正常的观念来看,考研并没有那么难,但许多人都没有努力到拼天赋那一步。再回想一下自己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都干了什么,时间都花在哪里了?
1.谈恋爱,相处的好了腻腻歪歪,不消耗时间?相处的不好了,闹个别扭又影响心情学不进去。
2.娱乐活动,玩游戏,看电影,玩手机,刷微博等等。
浪费时间,耽误学习的原因有很多,每个人不尽相同但也大都如此。就我个人来讲,游戏和手机是我学习时间的两大杀手。一是自己自制力不够,再一个是我们本就生活在这样的网络时代环境里,生活丰富多彩了,但精力也分散了。
当我们面对这小小的诱惑,无法控制自己的行动,得过且过时,我们的一切都可能开始脱离了掌控,变得飘忽不定,随后必将是惨痛的教训。试想错一分的遗憾是多令人懊恼叹息。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过去的已经过去,无需缅怀,而经验教训却不能忘记。因为没有人会一直失败,接下来的路还长着呢!我不会给出任何认命吧去工作或者是咬咬牙再来一次的建议。我只是希望我们都能好好考虑下自己的情况,走好接下来的路。
又半年
今天是6月7号,全国高考的日子,又有一批学子走上了命运的舞台,迎接命运的抉择。若干年后他们的人生将大不相同,正如如今的你我。
回过头看以前,其实人们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高考还有机会复读,而中招考试才真的命运的十字路口。只有一次机会,考的不好的话,连继续学习的机会都没有了。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否继续学习就是人生的转折点,一但放下学习,就很难继续下去,或者是重新开始。因为整个人的思维方式都发生改变了。所谓的定型了。
而对于考研来说,社会给了我们许多人一次又一次提升自己生命的机会,无论是未出校门的学子,亦或是阅历丰富的社会人。都可以让自己收获更多的知识与人文气息的熏陶。
又是半年的时间,游离于社会与校园之间的我也更加明白了许多道理,即使不是只希望待在象牙塔里,至少也是愈加希望还能再次回到校园里。无论是那专业精深的课堂,还是许久不去的图书馆,亦或是充满青春气息的大学校园,都让人无比留恋,渴望重温。
大学之大,远非曾经我所理解。这也是站在校园之外才看得清楚的。大学不仅仅是一次次点名上课,也不仅仅是一场场社团活动,而是一种你只有看懂他,读懂它后的轻松愉悦的会心一笑,殿堂信步。
这一切都促使我重回校园的心更加迫切炙热。至少现在一切还来的及。又半年亦何惧压力,知道要做什么,知道要怎么做,也正在做,一切自然会水到渠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得愿以偿。
这半年我的收获很多,也成长很多。学的越多,越知道自己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中间有懈怠,有停滞,但要继续前行,向着心之所向,哪怕晚一些,不做伤仲永。引用一句小时候就已铭记的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