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众里寻他千百度

众里寻他千百度

作者: 和悦阳光 | 来源:发表于2018-04-01 17:22 被阅读0次
众里寻他千百度

                          一、周末梳理

                                      1、

周五和初一一学生约好,周六辅导地理。此学生“基础很好”,辅导什么呢?一段时间教学之后,发现学生的整体状态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淹没于在琐碎的知识之中,没有真正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梳理逻辑脉络,形成框架,认识地图,重新认识地理学科,讲解地理如何偏理科。最终确定了辅导方向。

首先,梳理逻辑脉络,地球公转、四季变化、气温(纬度位置、地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作用(海陆位置、地形)、降水、结合地形河流。地形、纬度、海陆位置三者都对气候造成影响。

气候(气温、降水)、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进而影响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再进而影响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农作物熟制以及分布规律,林业的南北差异),工业和人口分布、农业、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关系,交通和人口分布、农业、工业、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关系。

下册的地理差异和四大地理分区主要依据地形、气候因素而分,四大地理分区图和气候分布图如出一辙。

接下来的四大分区细讲,也主要从各区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农业、工业、城市发展等视角详细解说。

                                    2、

地理的学习主要通过学习地图完成,随着逻辑脉络的梳理,框架感逐渐形成,一张张地图也在空白的中国地图上逐层叠加,经纬图、海陆图、气温图、温度带图、降水图、干湿图、季风图、河流内外流区图、自然资源分布图、农业分布图、工业和交通分布图,再到下册的四大地理分区图,一气呵成,好不惬意!

这些图作为学生学习工具和学科思维,再运用这些图去分析和解释各种地理现象。

以前偶尔上课时只是提到一些关系紧密的图,没像今天这么系统梳理过。学生反馈说,以前关系最紧密的降水图和干湿区图都联系不到一起,更不用说所有图之间的联系。学生把这两个图当成两个独立的图,不清楚背后的联系,更不清楚地理的整个逻辑。实际上,逻辑体系中的各个关键节点都是互相关连的,不是挂空的死知识点。

梳理完逻辑脉络,罗列完各地图,学生惊异于一张地图能读出N张图的信息,给你一张图,你能准确定位此图在逻辑体系中位置,能推导出相关的地图信息及知识。

                                    3、

梳理完,学生课下自己再仔细梳理,以脑图形式呈现逻辑体系。并在此过程中,丰富对关键节点的认知和对地理学科思维的训练与运用。

地理学科偏理科,需要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不仅仅是归纳总结能力。(学生深刻体会到)

和学生沟通了本周的测试卷(本次测试侧重读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考察,有20个图),首先要读懂提示图和题意,分析图和题的关系,精确搜索背后的原理图,是分析、判断、推理的精美结合。还选取了几道不会的题,用刚才的逻辑脉络梳理和图与图之间的转换进行了验证。

学生重新认识了地理学科,真正领会到地理偏理科。还强烈要求我在她们班系统梳理一次。

众里寻他千百度

                          二、教学反思

学习过程中的学生有时是被动的接受者(亦或教师使然)。平时的教学,本学期固定两个班级的教学(一周四节课),我便将学科的逻辑脉络和图与图之间的关联穿插部分。学生此时还未发现其中的奥秘和这样学习的必要(地理一文科,考前背背就可)。

然后再通过单元测试来检验学生,学生没有对学科的正确定位,学习效果欠佳,测试结果不是特别理想。学生只是提取了零散孤立的死知识,没有学科思维的训练和运用。我在试题讲解过程中,将试题背后的逻辑脉络和原理图呈现出,学生多半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试题稍做变更,需要分析判断、逻辑推理时,便手足无措起来。

让学生自己意识到学习中的欠缺,教育的契机便来了。地理八年级下册主要是对上册的综合运用,需要及时地梳理逻辑脉络,形成框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零散记忆上(其实不用刻意记,逻辑清晰了,可以去推理。图看的熟识了,便内化到知识体系中,运用时便可及时提取,是一汪互相连接的清泉活水,而非孤立的死水。)。

从学科本身特点处着手教学实践,体现了智慧与知识的双目标。智慧的获取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实现的。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自己体会到了幸福和所乐,自己对地理教学的感悟和体会亦是幸福的体验。自己想将这种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学习方式和学生分享,让学生借知识的获取而增长智慧,也实现了自己对学科教学和教育工作的理解和追求!

学生的学习过程类似于我们教师共读《圆善论》。教师共读时听王校解说异常兴奋,但课后没有自己复习、梳理、建构的过程,时间一长,留下的印记越来越浅。学生课上注意力集中程度有时不高,对知识的汲取有所遗漏,再不及时梳理归纳,便只是知识的碎片化呈现,逻辑不清晰,框架感不强,知识也是死的。

学习是不断主动反思、总结、探索、创新的过程。

众里寻他千百度

相关文章

  • 青玉案书法

    众里寻他千百度

  • 觅逅——玫瑰酵母孢溶液

    “众里寻他千百度—...

  • 众里寻他千百度

    当一只妖掠过我的梦境,那就注定了与失眠纠缠。 在不睡觉的黑夜,时间总过得那么慢,不想起床做其它事情,...

  • 众里寻他千百度

    上元夜,临安城内火树银花 ,绚丽的烟花将这繁华人间装饰得宛如仙境,就连今晚那一轮皎白的银月都显得黯然失色了。 熙熙...

  • 众里寻他千百度

    我今天要写个故事。 妈妈说,你25岁了。我说,我才24岁。妈妈说,再过几年,你就30岁了。我说,再过十几年,我就4...

  • 众里寻他千百度

    青玉案 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

  • 众里寻他千百度

    ————荡口古镇 心心念念的荡口,终于来了!我是春天生的,在五行当中属木,有人说我命里缺水,这可能就是我喜欢有水的...

  • 众里寻他千百度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众里寻他千百度

    “姐,好久不见,你最近忙啥呢?”一个经常把"世风日下,无好男人可嫁"挂在嘴边的恨嫁的姑娘问我。 “...

  • 众里寻他千百度

    江南的景色总是引人入胜的,从小陈晴便想着等到以后一定要来江南看看,而等到在官场游历了一圈后,陈晴更加地憧憬江南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众里寻他千百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la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