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带着女儿去驾校,练车场好多人,多数是利用假期来练车的大学生,东面有一堵老旧的围墙,墙外有一棵歪脖枣树,被果实压弯的枝头搭在墙头上,一串串泛红的枣儿如同点点朱砂,镶嵌在绿叶之间,让人垂涎。
我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疑惑:这样诱人的枣儿,为什么没人摘呢?记得我小时候,每到这个季节,村里的孩子们总会争先恐后地爬上枣树,边摘边吃,吃饱了,回家还要把所有口袋都装满才算尽兴。而今,那么多等着练车的大学生,包括女儿,都在埋头看手机,谁都没有在意眼前伸手可得的又甜又脆的的枣儿。
我猜想,或许这正是现代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风貌的一种体现——公共道德与对自然之美的尊重。
我的好奇心终究还是战胜了理智,轻轻踮起脚尖,伸手摘下了几颗最红艳的枣儿。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我刚把枣儿放进嘴里,突然手背一阵刺痛,——原来,这些枣树上还隐藏着好多八角刺。
这突如其来的疼痛,让我瞬间联想到了“道旁苦李”的典故。王戎七岁便能通过观察李子的生长环境,推断出它们味道苦涩,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尝试。而我,却因为一时的贪念,忽略了可能被八角刺蛰到的风险。
我看着被蛰得红肿的手背,真有点佩服这些大学生,他们或许不会像古人那样直接做出“此必苦李”的判断,但他们的行为举止,却无声地体现着沉稳与理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