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文中有一段故事,A住在B的楼上,A每天睡前都将靴子用力一扔,发出响亮的声音,导致B每晚都要被A吵醒。有一天,B和A沟通,A答应不再制造噪音。晚上,A扔了第一只靴子后,突然想起B的话,便安静地脱下第二只靴子。结果B上楼告诉A,“麻烦你再扔一只靴子,今晚只有一声,我一直等着第二个声音,所以一直睡不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52089/c52015109ad3fa52.jpg)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就与蔡格尼克效应有关。蔡格尼克效应是指人们对尚未处理完的事情具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当一些任务还未完成时,人们往往会念念不忘。例如电视剧经常会放下集预告,这也是利用了蔡格尼克效应。当你看到预告时,你就会对接下来的剧情很关注,对该部剧念念不忘。
蔡格尼克效应被商人用在商业之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蔡格尼克效应在学习和工作之中。
例如寒暑假作业,可以在假期之初就完成一半左右的作业,然后,就可以合理地拖着啦!当学生在假期中期玩耍时,仍然会对作业念念不忘,忍不住就去完成作业了。这样一来,就不会等到假期最后两三天才着急赶工,而且不会对作业感到厌烦,有种还能边做作业边玩的感觉。
工作亦是如此。
例如老板布置你在三天之内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你可以在第一天就开始做任务,当然,中间可以拖延一下的,不必马上完成。在第二天、第三天,你的心里仍然装着未完成的工作,蔡格尼克效应会带着你去尽早完成工作,而不是全部拖延至最后一刻。
我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把全部任务都压缩在最后一刻完成的痛苦吧。
小李是我的同事,他周末把工作带回家,却往往在周日晚上才开始做,结果常常到半夜才完成。我把蔡格尼克效应告诉小李之后,他开始改变了。他在周六就做了一半的工作,然后允许自己拖延一下,愉快地渡过和家人的周末时光。但小李不会放任自己一直拖延,蔡格尼克效应会把他拉回到未尽的工作中。两个月之后,小李告诉我,他再也不会把工作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感觉自己做工作越来越有效率了。
拖延并不可怕,我们可以学会利用拖延来更好地工作。
【群内昵称】目目
【字数】794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