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历 史上称为春秋时代。此时,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天子命令,周天子号令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各诸侯为争夺土地人口和对他国的控制权,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争霸斗争。
第一个称霸的齐桓公,姓姜,字小白。他哥哥齐襄公是一个昏庸的君主,居然和成为鲁桓公夫人的妹妹私 通。进而杀死鲁桓公最终引发了齐国动乱。
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陪同下逃到莒国,公子纠逃到鲁国。等动乱平定后,二公子赶着回国继位。为了赶在公子小白前回国,公子纠的辅臣管仲亲自带病埋伏,管仲一箭射中公子小白腰带上的铜制带钩,小白随即倒地装死,骗过对手,并趁机赶在公子纠前面,抢先登上国君宝座,史称齐桓公。
为报一箭之仇,齐桓公起兵攻打鲁国,迫使公子纠自杀。公元前684年,也就是他继位第二年,齐桓公再次攻打鲁国,惨遭失败。接着连宋功鲁的计划也不幸流 产。就在齐桓公接二连三遭到挫败时,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曾射杀齐桓公的管仲。齐桓公化解旧怨,礼待管仲。并拜管仲为相国,尊为仲父。甚至向群臣宣布: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所有施行一凭仲父裁决。
齐桓公能够首先称霸,与管仲有莫大关系。管仲的主要功绩表现在战略方针制定上:
他首先改革内政,加强君主主权。经济上:他利用齐国有山有海的优越自然条件,发展农业,渔业,和盐铁生产,按土地肥瘠收税;军事上:士兵按照居住地进行编织训练,增强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外策略上,管仲帮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管仲的这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使齐国国力骤增,终于使齐国成为仲诸侯国的领袖,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所以《史记》称赞管仲说,“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