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北京很阴冷。终于和花生姐去了本科时一直想去的法源寺。从菜市口地铁口出来,站一片高楼林立的路口,正在犹豫是不是从这里进入的时候,看到两个僧侣骑车共享单车出来了,两个人连导航都没看,就照着路往前走了。走进去却是一片胡同,很多都拆了一半,远处是很现代化的高楼。我在想,住在胡同区边缘地带的居民,每天抬头看着这些高楼,是什么感受呢?
想起来有一部周迅早期拍的电影《香港有个荷里活》,就是讲被高楼包围的香港市区内的一个贫民区大磡村里发生的故事,电影中周迅饰演的大陆女东东,常常抬头看和大磡村一街之隔的高级住宅区荷里活,说“我以后会住在这里”。
虽然在北京,这种割裂感更加具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因为如果有幸赶上拆迁,这种胡同居民可以分分钟买几套市区高楼的房子。
当时和花生姐照着导航在胡同里弯弯绕绕走了很久,才找到法源寺并不十分起眼的大门。突然从充满市井气息的胡同区进入了这么一个古树参天的幽静之处,也是很有割裂感的。本来想,坐落在繁华市井之地,法源寺应该很小,但没想到居然是一个六进院落的寺庙。
和之前去过的北京的雍和宫以及卧佛寺不同,法源寺毫无商业气息,甚至没有一个功德箱,只收取一人5元的门票,在通货膨胀的今天,这个门票费真的只能算是象征意义了。
法源寺里有很多清朝甚至明朝的石碑,也有一些似乎对碑拓十分感兴趣的人,非常专注的辨认石碑上的字,并且把局部拍下来。我本来对在寺庙内拍照这种行为非常不耻,但对他们这种确是怀有敬意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国庆假期的原因,我并没有看到很多僧侣,但是看到很多似乎是义工的普通人。在大雄宝殿,有一个很清瘦的人拿着佛经,站在门口,轻声告诉每一位来访的人从左边进入参观,也有很多大妈坐在佛堂里面的椅子上轻轻的聊家常。还有很多肥肥的猫,这里的猫和别处的猫不同,非常懒,非常不怕人,我甚至都想用温顺这个形容词来形容这种高冷的动物。
我去寺庙一般都会注意庙堂的题字和对联。在法源寺也看到了一副非常有感觉的对联:“不去不来心头有愿月已圆,常清常静性海无波帆正满。”还有观音殿里的牌匾写着“存诚”。佛家禅语就是那种你不一定很完全理解,但读了会荡在心头好一阵的话。
以往去寺庙,多少都会在叩拜的时候,祈求些家人平安一类的愿望。但这一次,我叩拜了三次。第一次在心里默默说,苍生这么渺小,佛怎么能具体而微的顾及到呢。第二次,不知道为什么,我祈求佛让我内心安宁,让我不要再被无畏的事情纷扰,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有点想流泪。第三次,同样的,我祈求佛让我心静若琉璃。
也许,法源寺是我去过最接近寺庙本质的地方吧。希望以后常去哪里走走坐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