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位年轻老师的文章里,我看到她多次写到由于工作很忙回家又要带孩子,所以非常感谢婆婆给她洗衣服和鞋子。
庆幸她有一个好婆婆的同时,我居然发现自己好像从未为洗衣服或者洗鞋子的事情困扰。
我时常认为,买洗衣机都是为解放我的时间和劳累的,能用的时候尽量用。比如,我家的外衣、床单、被罩一向都是洗衣机代劳的,需要清洗的塞进去,选定模式,然后读书带娃一点不耽误,只等嘀嘀声响起后放晾衣架即可。
内衣和袜子因其特殊性才随脱随洗,且纯手工。
鞋子嘛,夏天穿凉鞋、浅口鞋居多,一般都是湿巾擦擦即可。运动鞋只在早上散步时穿,不经常洗,即便需要清洗也是在不太忙碌的周末。女儿的鞋子,她自己洗得比我干净,不用我操心,我偶尔慈母心泛滥时帮她一把,还会落埋怨,所以现在基本不多管闲事啦。至于小儿子的衣物,因为天天洗,每件重量极轻,洗洗涮涮基本不费力气,倒也没特别当回事。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这样做,也从来没有向其他人打听过她们都怎么做的,自然也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这样做究竟对不对。但是,今天看到那位同事的文字,我在想,究竟是那位老师太忙,还是我不够精致?夏秋季节的衣服应该用手洗,鞋子应该两三天一洗?或者,还有更麻烦洗涤程序,更频繁的洗涤次数?
二姐姐的洗衣方式我是知道的,她是衣服攒够一堆,统一放在周末洗涤,说是为了节省用水,具体为何我不太清楚。小妹的年龄与这位老师相仿,可能做法有相同的地方吧!我姑且问问她吧!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小妹听我一番陈述,不以为然地说,姐,你们不能比,虽然我不知道她家具体情况,但是年龄放在哪儿,消费方式肯定不一样,既然消费方式不一样,其他的有什么区别也就不惊奇了。
小妹条分缕析,首先,因为年轻,结婚时间不长,孩子又小,不管媳妇忙与不忙,婆婆帮着洗衣服刷鞋子都很正常。况且有的老人勤快,不让洗还不行,比如她和妹夫结婚十年了,她们夫妻俩的衣服很多时候都是婆婆帮着手洗的。唉,是个理由,确实有人命好!
小妹接着问我,姐,你的衣服都能用洗衣机洗吗?我说能啊!不能用洗衣机洗的衣服我不买。她继续问,你的旗袍、连衣裙也用洗衣机吗?呀,我的旗袍早就不穿了,连衣裙之类统统进洗衣机。小妹在电话那头笑得咯咯的,她没想到自己的姐姐那么虎。然后她耐心开导我,她们都很爱惜自己的衣服,特别是买了有盘扣、蝴蝶结或者特殊面料的衣服,都是手洗的。
我最不理解的还是鞋子问题。小妹说,有啥不理解的,她的小白鞋就几乎天天洗,祛异味,还能保持鞋面和鞋帮洁白如新,现在的年轻人都很讲究。她还告诉我,她的同事专门买了一台小洗衣机用于洗鞋子。我不禁感叹,鞋子还没穿坏就洗坏了。小妹说,只要它好好穿在脚上一天,它就得干干净净的!好吧,是我肤浅了,也是我活得太粗糙了,我基本上一个季节最多两双鞋子,搁不住这么频繁换洗的!
事情如果到这里结束,我想这个故事将变成我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叹息,我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也许我还会因此改变自己的消费观念,变得精致起来。
没想到我的小妹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提出了灵魂一问:“你说的那个年轻老师,是教小学的,还是教初中的?在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
我思考了一分钟:“她和我一样,是教小学的。好像在一所寄宿学校当老师,因为她还要上早读课和晚自习。”
小妹快言快语:“这就对了!你看她要上早读课,还要上晚自习,忙碌一天累成狗,回家还要带孩子,多辛苦,顾不上洗衣刷鞋简直太正常啦!”
一语点醒梦中人,原来先前分析的都不是主要原因,恐怕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人总是偏疼自己多一点的!我一直以为自己与同事相比,家离学校远,早上七点半出发,中午不回家,下午六点四十左右到家,已经辛苦至极。却没有想到,这位年轻教师每天七点十分就要上早读课,晚上还要上晚自习到八点半,她是班主任,一个星期还要上二十节课!
难得这位老师每天还坚持阅读、写作,给儿子讲睡前故事,参加读书会和各种分享……
我重新打开她的简书主页,逐篇阅读她的文章。作为老师,她怀着满腔热情全身心投入工作;作为妈妈,她尽全力参与孩子的成长;作为儿媳,她感恩婆婆的每一点付出!最难能可贵的是,她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军嫂!
读着读着,感动溢满心间,眼底满是清泪。我不愿用华丽的词藻赞美她歌颂她,只愿以最诚挚的心祝愿这个忙碌的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