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南下的冷空气不止一次地越过秦岭,将山川浸染得五颜六色,汉中大地显露出一年中最绚烂的姿容。不知什么年代,人们在峭壁上雕琢出一排石窝用于穿行,这样的小径叫做“手扒崖”。在秦巴山地,这样的小径密布山中,与不远处现代化的公路相比,它们显得荒僻而寂寞。然而,这些印刻着先人足迹的小径,见证着千百年来秦巴山地天堑变通途的宏伟历史画卷。
相传两千多年前的一天,秦惠文王打猎时巧遇蜀王。秦王将装有黄金的器物赠给蜀王,蜀王随即回赠了礼物。其后,秦王打开礼物时,发现其中装的竟是泥土。秦王大怒,即刻发兵攻打蜀国。秦国为了争霸,需要大量的资源,而蜀国正好物产丰富,秦国自然动了吞并蜀国的念头。然而,秦蜀之间山高水急,道路艰险,征伐大军很难逾越。
传说中,秦王用了一计:他利用蜀王的贪婪,造了一头巨大的石牛要送给蜀王,在尾巴上藏金子,假冒石牛能排泄黄金。蜀王中计了,派了五位大力士凿山开道,迎接石牛。没想到路修好了,迎来的却是秦国的整套大军。石牛粪金、五丁开道虽然只是传说,但秦国大军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攻占了古蜀国却是事实。秦国将富庶的蜀地据为己有,为今后的大一统积聚起雄厚的实力。
秦蜀古道全长一千多公里,名声起于征伐,但日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深远。秦蜀古道以险著称,最艰险的路段位于秦岭、巴山腹地。大自然虽然险象环生,但人们总能在险山中踏出生路。亿万年的地质运动使秦岭形成了多道近于南北向的断裂。千百万年以来,它们被风霜雨雪侵蚀成形态万千的沟谷。条条溪河在沟谷间流淌,循着流水,人们的足迹遍布四面八方。
当时的人们走这些小路是为了采药、交换基本生活物资,走的人多了,就成了最早的古道。铁器时代的到来,使得人口增加,战争规模扩大,贸易频繁度增加。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金牛道等多条道路逐渐形成。关中平原、汉中盆地、巴蜀地区因为这些密布的道路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经济政治影响力不断加大。
“险绝而栈”的原则在这片大地上通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秦蜀古道上的栈道就是里程长、数量多、政治经济意义重大。秦岭山脉的主体是石英岩。它是形成于地下深层的变质岩,主要特点是质地坚硬、宁折不弯。受力时形成很直的、大的裂隙。石英的硬度仅次于钻石,因此开凿栈道难度很高。古褒斜道上的栈孔大多深达50多厘米,并且微微上翘,以保证嵌入的樑不至于滑脱。栈孔里有木樑,也有石樑,石樑坚固耐用,两千多年仍然在用。
多层平樑式栈道的设计,既能加大承载量,又能保证汛期的安全。把压力分散在三层栈道上,即使涨了洪水,冲毁下层,上面依然可以行走。为了通行安全,古人还制定了交通规则。宋代的石刻《仪制令》仅用12个字便简明扼要地规范了人们的行为。“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这些栈道是古代道路工程的奇迹。上百千米的栈道上,栈孔不会少于十万个,工程量之大、施工之危险难以言表。
在褒斜道的沿途,一道突兀于江中的巨大崖壁给古人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东汉永平四年,在朝臣杨梦文的奏请下,皇帝下诏:“凿穿山体,畅通道路。”公元63年,来自汉中和巴蜀的2600余人集结到褒河谷口,开始了这项史无前例的工程,史称“石门工程”。当时的凿山者要凿开的是宽达16米的坚硬崖壁,灼烧石壁之后再浇河水,这种“淬火浇石”法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让石头自然崩裂。用这种简单的方法和简单的工具,历时两年,终于使两边的栈道贯通了。
《石门颂》六百多字的篇幅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古代书法艺术的瑰宝。无数普通人的非凡成就被镌刻在秦岭的磐石上,被后世的人们长久缅怀。秦蜀古道的多条道路成为国家的重要交通命脉,形成了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的完备设施和组织体系,这在当时世界范围处于领先地位。四通八达的道路网,让政令下达、赋税上收、兵马调动、民族融合变得畅通无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