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题目我是想写成捧臭脚。“捧臭脚”三个字作为题目,隔着屏幕,那股臭脚丫子味儿扑面而来,让人窒息。从视角的角度,不雅;从味觉的角度,难闻;从通感的角度,让人避之唯恐不及。所以,“臭”字隐去,姑且称之为“捧脚”。
捧脚,古已有之。有史可考。《隋书.王劭传》上说,隋文帝“梦欲上高山而不能得,崔彭捧脚,李盛扶肘得上。”捧脚,在这里指奉承谄媚、指溜须拍马。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脚不是普通人的脚,是可以得其利的“脚”。或者位高权重,或者有钱有势,能给捧者带来名,带来利,或者,名利兼收。
捧脚还有别名:溜须。溜须也有典故。
宋朝名相寇准有一门生叫丁谓。一次二人共同进餐,寇准的胡须上不小心沾上一个饭粒,丁谓瞧见,忙上前将米粒从寇准的胡须上小心顺下,并将老师的胡须梳理整齐,极尽奴媚之像。旁人看了大打喷嚏。寇准看着他说:“朝廷招你来是为国家做贡献的,可不是为了来溜须的。”后来,就把丁谓的这种取媚行为称为“溜须”。
“拍马” ,则源于我国北方骑马的游牧民族。 蒙古是马上得天下的民族,元朝的官员大多是武将出身。下级对上司最好的赞美,就是夸他的马好。一方面是蒙古人对马钟爱有加,另一方面马也是他权力、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夸他的马就等于是夸他。
明初翰林学士解缙,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堪称一代雄才。一天,朱元璋对他说:“昨天宫里出了喜事,你吟首诗吧。”聪明的解缙一听,便知道是皇帝得了儿子,于是开口吟道:君王昨夜降金龙。“金龙”二字正是拍皇帝的马屁。龙颜该大悦了吧?
谁知朱元璋却说:“是个女孩儿。”
解缙马上改口道:化作嫦娥下九重。一个“化”字用得多好!“金龙”变成了“嫦娥”。
谁知朱元璋又说:“生下来就死了。”
难堪!
但却难不住解才子,解缙笔锋一转,来了句:料是世间留不住。“留不住”三个字显然是用得好的,不仅回避了“死”字,而且显示了龙种与凡人的不同。
朱元璋接着又说:“已把她扔到水里去了。”解缙接着吟道:翻身跳入水晶宫。
再一次把龙种升华,而且与前面的“嫦娥”相呼应。总之,因为是龙种,男、女、活、死,都与凡人不同,解禁的马屁真是拍到家了。捧脚的功夫一流。
文人,一旦没有了风骨,就会沦为笑柄。
2023-3-13
![](https://img.haomeiwen.com/i27357064/828da724c9ee665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