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551840/f084e8352a51cfe0.jpg)
年少无知的时候我理解的父爱就像山一样的沉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开始惧怕父亲,逃避父亲,甚至曾经狠狠地在心里起誓:等你老了,我理都不理你,让你孤独终老。
好强了一辈子的父亲真的不给他的儿女们养老送终的机会,我们还没有把他当作老人,还没有来得及嘘寒问暖,还没有为他夹过一次菜,2009年十月一日国庆节那天下午,他坐在藤椅上悄悄地走了,享年七十五岁。我连见他最后一面的机会都没有,这成了终生的遗憾。
傍晚六点多,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喂好了鸡鸭和猪,洗完了澡坐在厨房的竹椅上烧柴火,母亲也从菜园回来洗过了澡在厨房做饭。王龄站在厨房跟奶奶和母亲说起今天回家路上的趣事,她说:“路过小学门口的时候,一群刚放学的孩子追着我笑着,我停下单车问他们笑什么,你们猜他们笑我什么?”
“笑你傻呗。”母亲随口说。
“笑你跟你老爸一样天天回家的怪人呗。”奶奶是听到过别人的议论。
“你俩都错了。他们笑我长得好看。你们还担心我嫁不出去,瞧,连小孩子都喜欢我。”在家里女人们面前,王龄是自由自在不加任何掩饰的孩子性。
眼看母亲的饭菜快做好了,可是在镇上工作的父亲还没有回来。王龄暗自高兴,“我爸今天不回家了吧?”
“他会不回家?刮风下雨他都回。”听奶奶的语气她也不喜欢她的儿子在家。
王龄把菜端到饭桌上的时候,父亲骑着单车到家了。现在家里吃饭的有5口人,奶奶、父母、王龄,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物是猫。
猫趴在餐桌的角落吃着跟家人一样的食物,大家的目光都落在猫的身上,猫偶尔“喵”的叫一声,饭桌上的气氛会活跃一些,要不静得只有咀嚼食物的声音。王龄从小就害怕餐桌上因为有父亲而沉闷的气氛,母亲有时会跟奶奶说些事,也会问女儿一些话,但因为有父亲在,王龄极力说得简单,甚至只是一问一答。
父亲在家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他从来没有打骂过孩子们,但全家人就是怕他,他眼睛里有股威严,身上有一股杀气,让人不敢接近。听奶奶说大哥小的时候,有一天听说父亲要出差,他高兴得跳起来:“太好了,爸爸不在家,我就是家长。”
小时候王龄喜欢跟着父亲去看戏,享受跟父亲坐在嘉宾位置的特权;也喜欢老党员奶奶带着她去开会,乖乖地坐在凳子上仰慕着主席台上讲话的父亲,有时还调皮地钻到父亲的桌子底下。
可是青春期以后,王龄觉得父爱就像山一样的沉重,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开始害怕父亲,逃避父亲,甚至在心里狠狠地起誓:等您老了,我理都不理你,让你孤独终老。
有一次母亲说起王龄小时候生病的事,不肯吃药,晚上哭闹不止,气得父亲把王龄拎到床底下。
中年以后的王龄觉得母亲不应该把父亲残忍的一面告诉她,破坏了父亲在她心目中的形象。
而且王龄还联想起一次父亲在午睡,家里进来好几只鸡,王龄拿起扫把赶鸡出去,鸡被赶急了,钻进了父亲的房间,跳上了桌面,拼命地往窗口扑腾。睡梦中的父亲腾地坐起来,大力地拍打着床,“干什么!干什么!”吓得王龄往后退。
父亲是真的挺让人惧怕,小偷、酒鬼见到他都绕道而行。
一个初中的男同学说起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晚跟父亲同睡,他说:“我一个晚上都不敢翻身和挪动,你爸太吓人了。”
年轻时的父亲是威严得吓人,1.78的个子,十六岁开始当民兵练就的挺直的身板,晚上走路噔蹬蹬的脚步声能震动山村的寂静。表面这么威武的人在五十年代初开会斗地主的时候却不忍心看,他宁愿到山上去放哨。
祖父年轻的时候抽鸦片,后来远走他乡,丢下年轻的祖母和四个孩子。也许是从小吃的苦受的累太多,父亲不善于表达关爱的话语。
有一年,父亲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带着老婆孩子来投奔父亲,奶奶跟他们生活了半年,常常有不愉快的事发生。夹在中间的父亲为难,用了比较重的语气说奶奶:“你就是不够宽容,你以为所有的女人都像王龄妈那样随便,什么事都由着你哦!”
这是父亲第一次忤逆奶奶,奶奶受不得回她哥哥家小住了几天。父亲不敢也不会当着奶奶的面说道歉的软话,他写了一封信叫别人读给奶奶听。
奶奶、王龄都不喜欢亲近父亲,但在外人面前还是挺维护他的脸面和尊严。
隔壁的叔公生日摆了3桌,其中2桌都坐满了还有人想挤着坐,另一桌就坐着王龄的父亲一人,边上还站着几个等待入坐的客人。王龄拉着奶奶赶紧坐在父亲的边上,其他的客人也就陆续地坐下。
这时候的王龄深深地同情父亲,其实她身上也有一种不被人亲近的特质,因为她身上流着父亲的血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