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以专业的方式长期参与,电影投资是可以成为一种赚钱的方式的,它能够比大多数其他形式的投资持续实现更好的回报。但与把钱投入股票市场、押注大豆期货或者投资房地产基金不同,直接参与电影项目可以带来很多额外的好处。这像在自己家后院种新鲜蔬菜,而不是去超市购买罐装食品:两者都会成为你的盘中餐,但家里种植的蔬菜品尝起来味道更好,也更有营养,还能给你一种成就感。而且,你喜欢园艺的话,种植和培育过程也很有趣。影视投资也是如此!
影视投资有多种好处,对于很多电影投资人而言,金钱之外的收益甚至可能比经济回报更重要。下面就是电影投资所能带来的一些非经济收益。
更加直接地支持你喜欢的导演、编剧或明星
国务院发布的《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鼓励民间资本从事广告、印刷、演艺、娱乐、文化创意、文化会展、影视制作、网络文化、动漫游戏、出版物发行、文化产品数字制作与相关服务等活动,建设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等文化设施。鼓励民间资本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设施,从事各种旅游休闲活动。”
想一想,如果有粉丝聚集在一起为自己喜欢的导演、编剧或明星筹得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就可以拍摄一部电影,并且电影获利后,粉丝还可以获得票房分成。当然,这种做法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我们的重点是影视投资应按以盈利为首要目的,盈利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但这并不妨碍影视投资人除了盈利之外,还可以与自己喜欢的明星、编剧、导演并肩作战,享受与他们共同成功的过程。
“一方面支持自己喜欢的电影人的事业发展,一方面增加自投资渠道。”这是许多影视投资人开始进行影视投资的口号。我们来重温一下张伟平把张艺谋带入商业时代的经典例子,就会发现影视投资人在投资收益之外能够获得的成就感是多么丰富诱人。
张伟平1958年生人,从小就跟随奉调前往沈阳军区任职的爷爷一起生活在沈阳军区大院。长大后的张伟平先是接了母亲药剂师的班,后来抓住西门子公司进入中国的机会,加入其中并担任行政部经理,成为月薪960元外汇券的那批“先富起来的人”。张伟平是不安分的,没过多久,他又离开西门子,下海和几个合伙人建起食品加工厂,之后又是投身房地产又是涉足医药生意。总之,在那个财富大创造的年代,张伟平凭借这些生意实现了财务自由。
除了实业以外,和许多出身大院的干部子弟一样,张伟平对艺术有着特殊的情结。每年过生日,他都会邀请影视明星一起聚会。这就使得张伟平与未来的国际大导演张艺谋产生了邂近的可能。
1989年春天的一个晚上,张艺谋参加了北京影视圈的一个聚会,张伟平和太太张京也出席了。饭后,主持人得知张伟平和张艺谋都要先走,出于对大导演的尊重,就请张伟平送一送张艺谋。于是,张艺谋坐上了张伟平的车。极善交际的张伟平很快发现,张艺谋平时不爱言语,但只要一谈起电影便滔滔不绝,这让张伟平这个对电影所知不多的人大为叹服。
不得不佩服张伟平对投资机会的敏感和有潜力电影人的眼光,他具备了电影投资人最基本的特质。没过几天,张伟平主动激请张艺谋去他家吃饭。在这次饭局上,张伟平间张艺谋:“川微鲁粤,你喜欢什么口味?”张艺谋说:“羊肉泡馍最好。”张伟平可是京城著名的美食家,吃遍了京城大小餐馆,他向张艺谋介绍各地莱式的特点和味道,希望改变张艺谋对中国美食的看法。可这一招对张艺谋完全不起作用,他仍然认定自己最喜欢吃的家常饭是面条,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是羊肉泡馍。
于是,在此后一段时间里,张伟平带着张艺谋吃遍了北京各大名餐饮店。几个月的实践确实改变了张艺谋对美食的看法,他告诉张伟平:“羊肉泡馍确实不是最好吃的,但我就是喜欢。”往往影视大咖——无论在成名前还是成名后都具有艺术家特有的性格特征,比如执着(甚至执拗),而往往是这种性格特征最终使他们成为一代电影艺术大师。当然,这一段时间的频繁接触也使张伟平收获了另一样东西,那就是和张艺谋的友谊。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大概是:张艺谋筹拍《有话好好说》,他找的海外投资商最初同意投资,但当投资方看到女主角不是巩俐,立即将投资额砍掉了一半,之后又降到了1000万元。这对任何一个导演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但张艺谋还想继续努力将原来的投资额争取回来。不料,投资方又把投资额降到了600万元。这时,傻子都猜到这个投资商根本就不想继续拍了。我们看到即使像张艺谋这样的电影大师在未成名之前也会遭遇如此待遇,当然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任何一个电影投资人只要有足够的敏锐再加上一点点运气,也可能投资到自己的“张艺谋”。
就在张艺谋一筹莫展的时候,张伟平帮助张艺谋解决了2600万元的投资。但最终这部片子给张伟平带来的是1000多万元的亏损。张艺谋曾内疚地对张伟平说:“兄弟,对不起!”张伟平的回答是:“这事儿丝毫都怨不得你,是我犯了商家大忌,做了不熟的行当。老哥,你放心,我张伟平好歹在商场混了这么多年,我知道从哪里跌倒就从哪爬起来。不就是亏了点钱吗?这次亏了,咱下次赚回来。我已经决定了,以后你也不必操心去找什么投资商了,只要是你的电影,都由我来投资,发行工作也由我来搞,我要组建一个班子,我就不信玩不转这个!”
香港回归那年,由张伟平投资1000万元注册的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正式挂牌。从此,张艺谋电影开始进入商业时代,此后接连拍了几部小制作影片,其中《一个都不能少》很可能是张艺谋电影史上投入最少的影片。但仅仅这一部电影,张艺谋就为张伟平收回了在《有话好好说》中的全部亏损。更加重要的是,《一个都不能少》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张艺谋所拥有的国际大导演的实力。
虽然时过境迁,张伟平和张艺谋后来因种种原因分手,但张伟平不仅通过投资张艺谋的电影成为中国最成功的电影投资人之一,还成为公认的把张艺谋带入商业时代的人。如果说张伟平成就了世界级电影艺术大师张艺谋有点夸张,起码张伟平享受的绝对不仅仅是世界级电影艺术大师给他带来的经济收益,这种成长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和值得炫耀一辈子的无形资产。
影投网(广州)投资有限公司直接参与到电影创作和电影工业中去
除了能够支持心仪的导演、编剧或演员完成一部电影艺术品之外,电影投资人还有机会—虽然(或显然)不可能是艺术创作的主角一一直接享受艺术创作的过程本身。
真正懂得投资电影的人必须首先是一个理性的艺术家,懂得导演,懂得市场,懂得编剧,懂得欣赏这门光影艺术。而且,来自电影投资人(也就是制片人或导演口中的门外汉)的建议可能更贴近市场(因为随着影视投资的不断推进,你见的剧本或导演越来越多,自然有了感觉)和受众群体(通过观看自己投资的电影,不断修正自己对电影这门艺术和市场综合体的看法)。要知道,往往创造票房奇迹的电影都不是被套路化的常规电影。在《泰坦尼克号》之前,没人能想到歌颂爱情的灾难大片会成为全球的票房冠军,这个是有开创性的。当然,过于理性的投资方只会按照市场的规律来,他们缺乏开创性。
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湄公河行动》在2016年国庆档上演票房逆袭,最终票房突破11亿元,成为当年春节档之后票房最高的国产片。眼光独到的四川投资人刘力鸣在影片开机前两年选定并介人该项目,最终在当年票房下降的大趋势中成为嬴家。
2009年,刘力鸣在北京成立公司开始接触影视投资,陆续投资了好几部影视剧。2014年,电影市场票房暴增,该公司也忍不住砸进数千万元拍大片,却亏得血本无归。后来,刘力鸣接触到《湄公河行动》。这个剧本被军人家庭出身的他一眼看中了。作为电影投资人,刘力鸣在投前和投后都参与到剧本创作、拍摄、发行的过程中。当然,这与刘力鸣的军人家庭背景和军人情结有关系,这种背景和情结成为刘力鸣与《湄公河行动》一同成功的基础和最深层次的原因。总投资2亿元,票房超过11亿元,刘力鸣的华鸣光影娱乐有限公司作为该片的投资方之一参与票房分成,赚得盆满体盈。
方励本来是一家科技公司的老总,致力于地球物理及海洋调查仪器的应用研究。踏人电影圈之前,他主持研发出世界第一套大跨距井间电磁成像系统。2014年,方励还捧起了奥斯卡金像奖,他参与开发的无人直升机航拍系统,收获了奥斯卡科学及工程技术小金人。就是这么一个剑走偏锋的人,一口气投资创立了9家电影科技公司,涉及范围包括特效、微观置景、动态捕捉、电影广告、电影后期音频视频等。
“没有过硬的质量,只有热门IP已经玩不动了,观众变得更挑剔、更懂电影。”方励觉得,要提高影片质量,就要从电影工业化流程抓起,除了艺术创作设计到剧本、导演、表演之外,更多的是后期制作的工业化,而他通过这几年的制片经历,发现中国电影在这方面的基础非常弱。
到目前为止,他一共投资了4000多万元,把投资《后会无期》赚的钱全部砸了进去。“这是为中国电影做基础建设,从投资来讲这也属于长线投资。”方励说。实际上,通过电影投资同时可以实现产业发展、社会受益和个人获利。
回馈的乐趣
过去这么多年,我曾投资过(并且还会继续投资)很多制片人、编剧或明星,并为众多值得尊敬的大师和艺术精品贡献过力量。到目前为止,我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位年轻电影艺术追求者的投资人、顾问、导师、教师和教练的经历,要比与那些大师合作带给我的乐趣要多,也比我参与的其他投资交易所带来的乐趣都要多。
从事电影投资这份职业,让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之一,是有机会直接观察这些下一代的编剧、导演或制片人如何进行开创性的尝试并取得成功,我作为影视投资人在他们的背后提供一些辅导和资源。
年轻的电影工作者和电影投资人需要一直保持紧密关系,而不是仅仅在追求对方的阶段这样做。年轻的电影工作者对资源和经验非常渴求,而电影投资人也愿意提供给他们,这表明了双方互利的关系,意味着电影投资人真正加入了创作团队。电影投资人必须发自胸腑地感激这些年轻的主创团队,不仅仅是因为可以获得的投资收益,还因为它们帮助你提高了把握新兴投资机会的能力。
除了为自己投资组合中的电影项目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和资源对接,电影投资人还可以在电影投资过程中采取其他方式将自己有幸获得的一些美好的东西分享出去,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感。艺术人文精神正在快速成为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支柱,中央、地方都开始认识到,它们未来将依赖新的艺术工作者创造新的作品形式(当然包括最高的声光影艺术形式——电影艺术),并创造新的艺术享受。尽管创造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尤其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存在各种挑战,但是每天都会有很多电影投资人进入这个行业,为那些数量越来越多的潜在电影大师或制片人提供资本和智力支持。
现在越来越多的影视投资俱乐部(比如我们设立的“影投网”影视投资俱乐部)会举形式多样的电影项目路演活动或沙龙,受到电影投资人的广泛追捧,他们愿意参与其中,担任评委、顾问、导师、点评专家或者其他角色。不管是帮助宣传部主办电影节系列活动、鼓励电影创新者利用最新的开放思维和电影技术应用,还是担任活动演讲嘉宾、邀请国际影视前辈来我国建立分支机构,我都会竭尽所能回馈电影产业和社会。而且我发现,我给予的越多,获得的也就越多。你也会这样。
影投网(广州)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