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秘诀,脑子里只记住三个字:三所里(三公里)
#巡山报告# 致敬经典时刻
每次跑步我总会想起《跨过鸭绿江》电视剧的一段对话,具体如下:
38军军长梁兴初:给我接113师师长姜潮。
梁兴初:命令,率领你部穿插到三所里,堵截美军南逃之敌,要在明早七点之前赶到三所里。有困难么?
(当时是下午3点钟,113师刚在德川打完一场遭遇战)
师长姜潮:报告军长,保证完成任务。
113师政委说,师长,我们刚打完一个遭遇战,这里距离三所里有70公里,还是直线距离,这一路上全是山路,不知道会有多远。
姜潮马上召集全体官兵:同志们,志司给我们的新任务,我们来个急行军,现在是下午三点,十分钟后出发,从现在起,大家脑子里只要记住三个字:三所里。
士兵们喊道,喊声震天:三所里。
出发后他们就把地电台给关了,政委说师长我们关了电台,万一志司或者军部联系我们怎么办。姜潮说,如果我们没有赶到三所里,找我们也没用;我们要是到了三所里,自然会联系志司。
没想到第二天早晨七点前,他们这个师真的赶到了三所里,创造了人类奇迹,这才是真正的马拉松,志愿军将士们靠两条腿竟然跑赢了全机械化部队的美军。当然了,这一晚上有很多人摔落了悬崖,有的人睡着了还在跑。
这中间有个故事:第二天清晨他们遇到美军巡逻飞机,师长看这么多人已经躲不过去,索性下令全体人员脱掉伪装,这让天上的侦查飞机误以为这是南朝鲜的溃败之军,报告总部,这群南朝鲜兵人太狼狈了,一个个都像是丢盔卸甲一般,疲惫不堪。
就这样113师按时完成这次穿插任务,正常一个军队一天行军是60里,也就是30公里,而他们一晚上跑了140多公里的山路。
这就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经典时刻,松骨峰阻击战,致敬经典。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到了两点:
第一,他们突破极限,这群人是中国士兵,在那个年代,缺吃少穿,有三个敌人:敌人侦查、路途遥远且山路崎岖、补给不足。
第二,跑步要负重。不是为了负重而负重,而是为了实战。实战下怎么可能是一身轻松就到战场了。
不可能一个士兵跑步到战场却不带枪支弹药补给,那你一个人赤手空拳跑过去干啥,送死么。
马拉松在跑什么
现在马拉松是一项体育运动,更像是一场热热闹闹的活动,能跑马拉松的人自然十分厉害,这可是42公里啊,但是总感觉他们离实战有点遥远:
比如跑道要清除干净、拉上围栏,交警和警察保护(不用担心路上有突发情况);
要有医疗队随时准备(健康有保障);
沿途都是补给点(不用担心能量不足,吃喝管够);
喝完水可以随便满大街扔(水管够,为了争分夺秒,所以水杯扔了一路也有人给你清扫,这是人民对大街为什么可以随便乱扔垃圾呢,其实这里我也一直想不明白,为啥马路是大家的,却只允许机动车随便开,步行只能走小肠小路呢,马路就不可以分出一半给人走么,为啥开车就享受在马路行驶的优先权呢,难道说马路就是给汽车建的么);
所以一场42公里公里马拉松下来,你会发现选手可能有几万人,而对应着现场工作人员也有几千人(安保、裁判、医疗、环卫),这阵仗。我有时想要是选手们扛着一袋米或者一袋面跑步42公里送给最需要的人,是不是更有意义。
我曾好几次路过刚跑完马拉松的公路,真是一片狼藉,满地都是纸杯、矿泉水瓶,有的还只喝了半瓶或者一口就扔了。
我不明白也不理解,这个活动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你能跑马拉松,为什么跑完不回来把自己丢的垃圾捡走,或者不要制造垃圾,我们为什么要纵容这样的行为呢,就是为了让他们心无旁骛的跑步、为了破纪录、为了拿名次、为了超越自己(肉体是超越了,可灵魂呢)。然后一群群环卫工人在那里等着收拾,到四周处都是矿泉水箱子、矿泉水瓶和纸杯。我觉得我要是环卫工人肯定会想:这群人脑子有病吧,跑这么远还这么能糟蹋粮食和水,除了给我们收拾卫生的制造无穷的麻烦、增加额外的工作量,他们又干了什么呢。
对啊,为什么不是马拉松扫大街呢,或者马拉松去农村收玉米,或者马拉松去田地上清除杂草,这不就把劳动精神和体育精神结合了,造福世界还突破自己的极限了。
再说这条马路,马路是谁的路
人民马路是人民的,凭什么你可以随便乱扔杂物呢。我们常被教育不要乱扔垃圾,怎么这个时候可以无视这个规则了呢。
就像马路是人民的,凭什么行人不可以在马路上行走,为什么我们要把马路最好的地方和全部道路都留给汽车呢,要知道能开起汽车的人,基本身价在几十万吧,这个车起步就是几万到几百万,而人民走路怎么就不可以走在宽敞的马路上呢,却只能在一旁的行人小路上挤来挤去。我们在对谁宽容、又在对谁苛刻呢。
当然要是上了战场,谁还管你道路上有没有难民、有没有障碍、有没有敌军骚扰或者偷袭、还有严寒酷暑暴雨倾盆,难道一点点障碍了你就不执行任务,不奔赴战场了么。要是你乘坐军车,车轮爆胎、或者汽车没油了,你要不要跑步前进。
所以当我看到很多人在夏天走几步就觉得受不了,可能离办公室就2公里也要打个车。
我就在想,原始社会里,人们不都是生活在丛林当中,衣不蔽体,风吹日晒,哪个说自己不能走路或者找食物了呢,是不是我们有一点点小矫情。
其实你去农村看看,就会发现,冬天寒风凛冽,夏日烈日炎炎,农民们都要去田地里劳作,也没看谁受不了这罪。总不能说我不上山了,不去劳作了,我怕冷我怕晒。
我一直记得小时候父母说的话:人啊,只有享受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何必让自己那么金贵呢,你是千金之躯还是公主格格,或者爱新觉罗的后裔,晒一点太阳,黑一点又何妨(当然对紫外线过敏的除外)。我们是不是有点觉得自己是“小姐的身子丫鬟命”,想多了吧。
再次声明:我对马拉松没有什么意见,也不反对它,只是提出一个假设,如果上了战场,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都会发生,哪有那么多理想环境,当然体育精神很重要,但是不联系实际却做那么多运动、流了那么多汗水又为了什么呢。
为了一个名次、为了自己身体健康、为了突破个人极限,这与他人、与这个社会、与国家有啥关系呢。我们的很多运动还可以发展的更好。
一点愚见,可能会让很多人不舒服,可是你想想为啥会不舒服呢,是我说的不对,还是戳破了你的既得利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