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焰火遗珍:唐长安城醴泉坊窑址三彩器展

焰火遗珍:唐长安城醴泉坊窑址三彩器展

作者: 申威隆I关中拍客 | 来源:发表于2023-04-23 00:02 被阅读0次

2018年12月18日,辞旧迎新的时候,由大唐西市博物馆主办,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和西安市收藏协会协办的“焰火遗珍——唐长安城醴泉坊三彩窑址的发现”在大唐西市博物馆的三楼临时展厅举行——

 

2019年1月19日上午,前往西安参加活动时,顺便来到大唐西市博物馆,参观了这个短小精悍的展览。展厅面积不大,文物数量不多,宣传力度也不大。但是,展览融合了考古、文物和历史等多方面的信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里共展出各类文物167件/组,分为“收藏奇遇”“泥火幻彩”“大唐气象”三个部分,大家可以从中了解到醴泉坊三彩窑址的发现背景和基本情况,欣赏造型丰富的三彩器物,体会盛唐文化的雍容气度。

据说,这里展出的唐三彩和相关展品,均由收藏家张国柱先生发现并且提供,反映民间力量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遗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收藏奇遇

在西安周围的唐代墓葬中,出土过大量精美的唐三彩器物。但是,它们都是哪里烧制的呢?二十世纪末,在西安市西门外的西关正街,发现多座唐代的三彩窑遗址。或许,那些唐三彩就是在这里烧制的? 

1999年5月至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4座唐代残窑和10个灰坑,面积达140平方米,发现大量窑业文化堆积,出土大量唐三彩、素烧器、模具、窑具等各类陶制品残件,以及部分玻璃残块和骨器边角料等物品。

弧刃三叉形陶支钉

陶支柱

颜料残块

石臼

窑址的核心区域位于丰镐路以南、劳动南路以西、原西安民航机场跑道北端偏东处。根据文献的记载,这里是唐长安城的醴泉坊,南侧紧邻繁华的大唐西市,西北面不远处便是开远门。因此,这里不仅挨着市场,而且临近交通要道。

2、泥火幻彩

唐三彩的学名为“唐代三彩釉陶器”,乃流行于盛唐时期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颜色有黄、绿、白、褐、蓝、黑等,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俗称为“唐三彩”。

如何制作唐三彩呢?首先,将经过舂捣和淘洗过的白色粘土捏制成一定的形状,再进行修整,等到晾干后,放入窑内经1000℃烧制。冷却以后,上釉挂彩,再入窑焙烧至800℃即可。 

这里展出了大量制作唐三彩的陶模残块,全部是用红色粘土高温烧制而成。人物俑一般为前后合模,动物俑的眼睛长在两侧,所以大多采用左右合模。大型动物和人物俑多为分段合模制作,包括武士俑、带马鞍的马俑、骆驼俑等。从这些残破的陶模之中,可以窥探到唐代工匠们制作三彩的技艺。

3、大唐气象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大批的唐代墓葬被挖掘,精美的唐三彩随之而出,受到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的青睐。目前,中国出土唐三彩的地区,包括陕西、河南、甘肃、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等地,以唐代的两京所在的西安和洛阳最为集中。

西安是唐长安城所在地,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和文人学士云集,死后大多埋葬于此。因此,西安成为出土唐三彩最多的地区,不仅数量多,而且很精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安当地的考古部门,曾经陆续发掘不少随葬有唐三彩的墓葬。

 

醴泉坊窑址发现的三彩器,不同于墓葬中的随葬品,大多为残件、次品或者素烧而成的陶器,为研究唐三彩的烧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里展出了众多素烧的陶器和陶俑,虽然还不是“唐三彩”,但却是“唐三彩”最初的状态。

在这个展览中,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为刻有纪年铭文的陶模残块,背面刻有“天宝四载……祖明”等字样。“天宝四载”为公元745年,还处在盛唐时期。由此判断,醴泉坊窑址开始烧制的年代应该在“天宝四载”之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焰火遗珍:唐长安城醴泉坊窑址三彩器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na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