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山影被翠服,叠叠松身挺青颜。感谢长垣市教体局,感谢新乡学院,搭建起这次学习的平台,给了我们140余位小学语文老师一次学习的机会。尽管外面寒风凛冽,可是报告厅内却春意盎然。我们认真倾听专家的讲座,热烈讨论教学中的种种困惑。四天时间,意犹未尽,特挥洒笔墨,记下此行心怀。
一、努力打造“有意思”的课堂。
“十九大 五中全会”精神是指路明灯,万庆博士的精彩解读则是火炬,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解读十九大政策、精神,使原本晦涩难懂的政治术语忽然之间变得有趣起来。金树培老师的“绿色语文快车”则把欢笑推向了高潮。学员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追逐着导师们的身影,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会打瞌睡?学习效果怎么会不好?反思我们的课堂,不是同样的道理吗?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实在是因为我们的课堂不足以吸引他们啊!滔滔不绝的讲课,日复一日的训练,毫无新鲜可言,怎么会不乏味呢?离开位置,蹲下身子,走进学生的精神生活,想他们之所想,在课堂中穿插进一些“无关”的环节,让课堂活泼起来,笑声飞扬出来,让课堂有点“意思”,我想,我们的课堂就真“有意思”了。
离开位置,蹲下身子,走进学生的精神生活,想他们之所想,在课堂中穿插进一些“无关”的环节,让课堂活泼起来,笑声飞扬出来,让课堂有点“意思”,我想,我们的课堂就真“有意思”了。二、做“有本事”的教师打铁还须自身硬。教授之所讲,大多在自己的课堂发生过、实践
二、做“有本事”的教师
打铁还须自身硬。教授之所讲,大多在自己的课堂发生过、实践过,可为什么自己登不上大雅之堂呢?同样一节40分钟的课,为什么名师大咖能上得精彩纷呈,自己上得却“昏昏欲睡”呢?究其原因,还是自己没本事。上班以来,读过几本教学专著?熟知几位教育大师?研读过多少节课堂实录?自己发表过几篇学术论文?做过几次课题研究?都没有。靠的是吃老本,拼的是“临时抱佛脚”。看台上教授们侃侃而谈,提起于永正、魏书生、管建刚等名师就像提起胡同里的邻居一样熟悉。何以解忧?唯有读书!筛选教育名家专著,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泛读经典诗歌散文小说,提高自己文化修养;广读新闻概论,让自己与时俱进。以后,一定要放下手机,关上电视,多嗅嗅书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