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上守着孩子们做模拟测试卷,大多数孩子表现很棒,总有那么几个孩子没办法集中注意力。我巡视了他们的做题质量,令人堪忧。一个人的专注力好坏,真的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这种孩子,我可以陪着他们慢慢成长,可是,谁敢说家长们等得起?
很多孩子专注力不好,直接跟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有关系。发现问题的家长还好,老师和家长沟通比较顺畅,孩子的进步看得见。最害怕的是家长不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把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和老师。
《儿童的人格教育》书中指出,学校只是孩子家庭教育问题的“显示器”,问题的根源在家庭教育。学业有困难,老师可以想到很多办法去帮到孩子,但是习惯有问题,老师花费的力气会被家庭教育消解掉,用处不大,甚至会起反作用。
2
上午第四节试讲,身体不适,我无法全情投入课堂,虽然是接班上课,后半节课,孩子们也有些浮躁,表现不尽人意。
昨天磨课上了两个班级,效果都不错。我只是做了一些微调。
上午试讲下来,逼着我思考,要是孩子浮躁,怎么办?
内容的呈现方式还可以更有趣一点,变成挑战。语言更儿童化一点,加上态势语,去勾引儿童的兴趣。及时的鼓励与评价,也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调整课堂的节奏,有松有紧,张弛有度,也有利于保持孩子的专注力。最后的当堂写作,时间太短,不容易达成目标,可以调整为课前写,课中对照标准修改。
下午开始录课。脑子里已经没有“教案“的感觉,全情投入,带着孩子们,去看、去听
去嗅、去尝、去摸,去感受,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一起走进感官世界,打开感官,发现美好。
借班上课并没有妨碍我和孩子们的交流。想法,因为我是新老师,有换了一个新环境,孩子们的兴奋度很高,学习时无需意志力,就能够很自然地投入其中。
借班的班主任说,她在后面听课,看到孩子们表现那么投入,她都很兴奋。
确实,孩子们的全情投入感染着我,我的全情投入影响着他们,整个课堂,温馨、和谐、自由、充实。和孩子们一起回看录像,孩子们看见自己很棒的表现,开心极了。
我为孩子们开心,也为自己没有刻意为录像而录像感到开心。我终于能够抛掉一切思想负担,很轻松很自然地上公开课了。很大的进步,为自己点赞一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