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孩子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孔子却说,你做的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这个故事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懂,可却有很多人做不到。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对待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长大了,有些人却忘了这个做人的基本原则。
01
“任何人做事情都是有所图的。我现在每月不过三四千元钱,没有帮助他的能力。”这是一位曾接受丛飞资助的大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
深圳文艺工作者丛飞多年来供养170多个贫困孩子读书,捐资达300多万元。他病重住院后,连医疗费都支付不起。但部分受助人不仅知恩不报,还对他以前的做法抱以质疑。
当所有人都对别人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时,还有谁愿意去做那个提供帮助的人呢?
02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外国旅行,凡事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
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若去报账,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两千多年前的老祖宗都知道的道理,我们现在却要依靠法律来保障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否则,助人者得到的可能不是乐,而是祸。
03
2008年2月28日,温州发生一起意外事故,76岁的李老太突然摔倒在一辆越野车前,司机下车扶起老太,并叫了一辆三轮车送老人去医院。事后,李老太家属认为,老太是被越野车撞倒的,提出索赔。司机则表示,自己绝对没碰到老人,只是做好事。
最后,是目击证人证实老人是自己摔倒的,司机是在做好事。
如果没有目击证人,如果警方最后不能证实司机的无辜,那谁还敢对弱小施以援手?
04
2017年 9月2日上午,湖北省武汉市,88岁的李大爷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门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一个半小时后才被送医院救治,李大爷终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我们的同胞何以变得这么冷漠?当助人不再为乐,当你为他人付出时间、金钱、甚至生命时,得到的不是补偿,而是怨念,甚至还有牢狱之灾时,谁还敢去对他人施救?
我们很欣慰地看到,国家已于2019年1月1日把见义勇为写入法规;越来越多的“天眼”,也在保护着助人者的权益。相信我们的民众越来越有爱,社会也会越来越和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