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家乡呢?是身处异地的你大脑里自动跳脱出的第一个城市名,是拉着行李箱最着急奔赴的地方,是从儿时一直生活着的充满了各种回忆的故土……因为一些人留恋一座城,因为一座城住着一个人。
我一直都认为母亲在哪里,哪里便是我的家乡,家乡的根源于血液、关怀、陪伴。然而那个生活在灰暗、疾病、悲伤中的我,单调地孤零地顿瑟在角落中,屏蔽了家乡是什么模样……
昨天从医院出来,漫无目的地行走,一栋又一栋伫立着不同风格 亦严肃的大楼,不禁感叹时间真的好快啊,身体被家乡的水滋养着,头顶是家乡独有的天空,但是我们好像不曾认识过,东西南北都是哪里,这个街道跟那个街道这么近那么远,都是一样的陌生。放下手机,一直走一直走,天空,路线,弥漫的寒冷,我想即便走到迷路,心中依然有着不可名状的踏实与安全。
走着走着马路变得更窄,没有了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了巍峨的建筑和现代化的潮流,迎面而来的却是低矮破旧的居民楼,洋洋洒洒的小贩,如同时光穿梭版从十九大宣扬的全面小康社会返回到九十年代的古朴。在这里遇见了摇摇欲坠,百年沧桑的它。我十分好奇它究竟经历了什么,它的历史,它的传奇,而今只剩下这副请勿靠近的斑驳。望了许久,终于放弃,这里的一砖一瓦早已记录着它的史实。
走到转角处,更加惊讶,这样的房子本都只是影视作品的道具,它却在午后阳光的沐浴中静谧着站在那里,注视着来来往往的生面孔,也许也有它在守护的世世代代的家族。而这位老房的邻居却是一个有着独特风格的小吃店,里面是充满着开国时期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情怀的装饰。心里猜想,“老房子,你在离别之际看到如此的后代晚生,是否会安心地回归尘土?”
离开了那条街,已经到了放学的时间,旁边的行人换成两两的情侣,三五成群的小伙伴,嬉笑打闹,有着这个现代的宠爱和娇惯,从校门走出来幸福地飞快脱离牢笼,不曾是十几岁单纯的烂漫,而是不屑熟世的成人感。曾经的我与之相比好傻,昨日新闻的雪花男孩是不是只是过去的报道?这座城市还是这个社会发展太快了呢?好像这般作为的他们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天渐渐黑了,小小的孩子背着书包一个又一个从我身旁走过,那身影的左右是妈妈或年迈的老妇也背着书包,两个人前后走着。每一对组合沉重地走得越来越远,大大的书包衬的孩子更加渺小。而我也走到了老城区路口的尽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