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从“我”开始学
原来我是一个不愿意看见自己的人,照镜子不顺眼,还想改镜子呢。
第1章 看见我自己
“看不见”自己
可能有不少人和我一样,感觉外面人和家里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太一样。最近我突然想,到底外面的我,还是家里的我,才是真正的我呢?
过去我是这么认为的:家里的人不太了解我,他们不知道我有多大能耐,有多受尊重,有多少非等闲之辈常常请教于我……而家里的人居然不听我说的话,对我的态度也不逊,不仅不向我“请教”,还经常指教我,简直完全忽略了拥有我这样的家人的重点,当然,受损失的是他们。
直到最近我才看到,在外面的我其实不够真实,也不够全面。出门在外,与人交往常带着目的,不是别人有目的,就是自己有目的,只要任何一方有目的,彼此的交往就难免失真。就算双方都没有目的,单纯交往,但毕竟人生交集浅,彼此承担不深,因此显露出的自己必不全面。
看清楚了在外面的我不是真正的我,在家里的我才是我。恍若大梦初醒,犹如庄周梦蝶,吓出一身冷汗。原来自己一直认同的只是个不全面的“假我”。家人眼中的“真我”,自己却看不见,也不承认。
我还想起曾经一度觉得出差时住的酒店,浴室灯光设计的好,照起镜子来比较顺眼,心情也愉悦,回家就觉得看镜子里的自己有点失真,想请设计师来改一改呢!原来我是一个不愿意看见自己的人,照镜子不顺眼,还想改镜子呢!
我还想到,自己有时与人相交,深感心领神会,颇有知音难得的感受。是不是其实只是对方认同我而已?有些人我讲话他听不懂,让我觉得他不了解我,其实也只是他不认同我而已?
把认同误当了解,把不认同视为误解,因而不断错过看清自己的机会,越活越虚假,误了自己的人生。
我小时候觉得父母不了解我,上学后觉得老师不了解我,上班后觉得老板不了解我,结婚后觉得太太不了解我,做父亲后觉得孩子不了解我……活到一大把年纪,才发现世上最不了解我的居然就是自己。真是汗颜啊!而这样一个不了解自己的我,其实又哪能真正了解别人呢?
我自从发现自己这个大毛病后,也发现周围不少人和我有类似的毛病。似乎这是一种时代流行病,而且越来越严重,严重到多数人都乐于浅交,怯于亲近,活出一种“远交近攻”的生命状态,到最后干脆只能在网上和陌生人交往,不和坐在对面的人说话。这样下去,总有一天,真假人生纠缠交错,没人找得到真正的自己了。
有鉴于此,我也才明白,为什么儒家修行讲究由亲及疏。因为这样才是真的,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