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261894/516f9509859541ba.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4261894/8261ed11b4d371d6.jpg)
1957年,名不见经传的年轻田径运动员菲尔·奈特在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教练比尔·鲍尔曼,他们成为师徒。在随后的训练中,他们发现当时的跑鞋不够舒服,而一双鞋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1960年,菲尔·奈特在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毕业后,来到日本,并拿下了当时已经非常著名的Onitsuka Tiger运动鞋的美国代理权,Onitsuka Tiger就是鬼冢虎,也就是现在亚瑟士的前身。
![](https://img.haomeiwen.com/i4261894/99abb0412e2ebe25.jpg)
1964年,菲尔·奈特和比尔·鲍尔曼每人出资500美元,共同创立了“蓝带体育用品公司”。当时公司主营的业务依然是鬼冢虎跑鞋的代理销售,这也是他们获得的第一桶金。
1968年,比尔·巴尔曼是一个热衷于改造跑鞋的DIY爱好者,他经常在自己家的地窖研发属于蓝带公司自己的跑鞋。1968年,比尔·鲍尔曼为鬼冢虎公司设计了后来被称为Cortez的跑鞋,Cortez后来成为耐克历史上最经典的慢跑鞋之一。在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穿着这双跑鞋跑遍全美,因此Cortez也被称为“阿甘鞋”。
![](https://img.haomeiwen.com/i4261894/f1ac249157b9fcc2.jpg)
1971年,蓝带体育终止与鬼冢虎合作,并正式更名为耐克,这个名字来源于西班牙胜利女神的名字,为此西班牙民众还曾一度抵制耐克产品在西班牙的销售。耐克经典的钩子LOGO是由俄勒冈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一名女大学生设计的,这个钩子名叫“Swoosh”,意为“嗖的一声”,如今这个价值不菲的小钩子,当初的成本仅为耐克支付给该女大学生的36美元。
1971年,这年的一个早晨,比尔·巴尔曼受到妻子制作华夫饼的启发,将丙烷橡胶放在制作华夫饼的模具中,制造出了第一款“华夫格”鞋底。在当时,主流的运动鞋都是大平面鞋底,这种有着特殊小橡胶方钉的鞋底由于其独特的构造,拥有更好的减震效果,不仅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成绩,更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
![](https://img.haomeiwen.com/i4261894/7c1c8c0b2797a38e.jpg)
1976年,耐克将Air Sole气垫科技应用于一款名为Tailwind的跑鞋上,穿着耐克气垫跑鞋的运动员几乎包揽了美国国内800~10000米跑步比赛的冠军。
1984年,耐克在篮球领域签下了一个名叫迈克尔·乔丹的得分后卫。当Air气垫科技和乔丹相遇,两者碰撞出的火花延伸出NIKE最重要的两条产品线:Air Max气垫跑鞋和Air Jardan篮球鞋。
1987年,Air Max全掌气垫横空出世。
![](https://img.haomeiwen.com/i4261894/bf4651c452599b15.jpg)
2000年,20世纪末,Air家族陆续迎来几个新成员——Dual Pressure Air、Zoom Air、Tuned Air。2000年悉尼奥运会,耐克推出了Shox物理结构减震科技。
2006年,耐克和苹果公司合作,推出Nike+系统,让电子科技和现实的运动生活相融合。
2008年,借着北京奥运会的东风,耐克发布了Flywire(飞线)和Lunarlite两大全新的运动鞋科技,现在这两种科技几乎应用在了耐克所有的产品线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4261894/6a2ee1be0cf019dc.jpg)
2013年,互联网时代下,耐克更是在运动科技创新这条路上发足狂奔。2013年3月,美国《快公司》杂志评选的50大创新公司榜单里,耐克凭借创新的鞋面技术Fiyknit以及运动数字化产品Nike Fuelband腕带击败亚马逊、谷歌、苹果及Pinterset等一批风头正劲的新老科技公司荣膺榜首。
耐克这个“年轻”的运动品牌,在其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每前进一步都与新科技的研发密不可分。依靠推陈出新的运动科技,耐克不但成就了自己,更是影响了全球运动产品市场的发展,它从运动产品方面进一步告诉全世界: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4261894/2ecd10c9dbd6a1cc.jpg)
品牌主要跑鞋科技
鞋面科技
Flywire,Flywire技术就是在足部需要支撑的部位采用高强度细线起到支撑的作用,这些细线相当于鞋面的骨架,用来代替原来需要采用多层面料来提供支撑的传统制鞋技术。通过Fiywire技术,可以使鞋面厚度不到2毫米,实现了超轻量化并且提升了耐用性。Flywire如韧带般的精准分布,意味着鞋面如同第二层肌肤,面料的作用只是防止石块和泥土的进入,所有的支撑则是由细线提供。
Flyknit,Flyknit是耐克继Flywire后推出的又一鞋面技术升级,将类似袜子的编制形式移植到了鞋面,仅凭简单的一层材料,就赋予鞋面准确的支撑力、弹性和透气性,从而造就出轻盈且贴合脚型的无缝一体式鞋面。鞋身几乎是由线条纤维编制而成,因此颠覆了原来复杂的运动鞋生产过程,大大减少了裁剪造成的浪费,使生产工艺更加高效环保。
![](https://img.haomeiwen.com/i4261894/e4f065cfb3ddd8ee.jpg)
Flymesh,Flymesh是耐克研发的一种用于代替传统的工程网布的鞋面材料,它可以带来更好的轻薄性、包裹性和支撑性,使其在运动中不会产生太多的形变。
中底科技
Max Air,耐克的Air科技诞生于1979年,Air是一种注满惰性气体的气囊,它充满弹性,重量很轻,被内置在运动鞋的中底内,以代替传统的EVA发泡减震材料。1989年,Max Air问世,拥有增大的气体容量,同时耐克将气垫两侧的中底掏空,让大家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透明的Air气囊。2006年,中底完全没有发泡材料的Max Air360问世,不但具有非凡的视觉效果,更带来更柔软、更舒适的穿着体验。
![](https://img.haomeiwen.com/i4261894/2a7699a5df13d9c9.jpg)
Zoom Air,Zoom Air是耐克研发的一种超薄超轻的气垫技术,拥有更灵敏的反馈速度和回弹性能,与Max Air相比能提高50%的效率。因此,Zoom Air经常被内置在运动鞋的中底,一般除了在鞋身标有Zoom Air字样,我们是看不到其真面目的。Zoom Air的气囊上下两层之间由纵向的纤维连接,通过气体压力和纤维的延展性提供更灵敏、更快速的缓震性能。
Lunar,Lunar最早是由耐克和NASA花费36年时间共同研制出来的,具有轻质高弹的性能。Lunar比耐克有史以来任何减震材料都要轻。长期以来,轻质和高弹一直不可兼得,而Lunar却让两者得到统一。采用Lunar作为中底的跑鞋不但轻盈,而且有部分运动员表示感觉自己就像是在月球上。因此,耐克的广告也引入了登月元素来形容Lunar的这种特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4261894/b8c910996471d32a.jpg)
外底科技
华夫格外底,耐克创始人比尔·鲍尔曼由制作华夫饼得到灵感而发明了这种布满小方格的外底形式。诞生至今虽然已超过了30年,但依然是耐克的当家花旦,广泛用于多款运动鞋中。凭借外表面突起的小方格摩擦块,华夫格外底能够提供足够的抓地力,并可以分散冲击力,具有不俗的性能。
BRS1000碳素纤维橡胶,这种橡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碳素材料或碳单质粉末,因此会在地面上留下黑色的印记。但这种橡胶具有耐磨、抓地力好的特性,适合户外运动。因此在跑鞋上用得比较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4261894/c21a8e202a8dd031.jpg)
Free自由科技外底,Free科技利用仿生学原理,对外底进行精确的切槽设计,使外底形成一种特殊的凹槽,使双脚透过鞋底也能灵敏地“感觉”到地面的变化,给人以真实、舒适、轻便的脚感,同时可以让很少参与活动的腿部小肌肉群得到更多的锻炼,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赤足跑”的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