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一说编导和记者的区别,今天先说第一点:工作性质的区别
一、工作性质的区别
编导是节目的核心所在;记者则是节目的引领者和实践者。电视编导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一档好的电视节目需要编导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拍摄技术,编导主要是对社会中具有价值的事件进行一个大概了解,而记者则是对新闻事件进行详细客观地报道。
(一)电视记者是在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前往事件现场,并且对该事件的当事人进行采访,将事情的真相客观地呈现给观众,给群众带来的是最及时最真实的消息。主要的任务是弄清事实、了解真相,把现场所能反映事件的同期声、视频和声音材料搜集出来,通过后期的写稿配音剪辑等制作,通过语言画面的方式传递给观众。在这一过程中要求记者要尽可能地控制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真实、精炼地报道。例如:在新闻联播《走基层》栏目当中,记者得知需要报道的事件后,首先要考虑报道节目的出境背景、记者的公众形象和采访角度;《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主要采访城市白领、乡村农民、科研专家、企业工人等在内的几千名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一句话引起了中国人对幸福的思考,受到了观众的大力支持和赞赏。另外,记者采访不同的群众需要组织不同的语言,我国地大物博,社会生活状态、文化精神、语言文化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记者见识渊博,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语言来采访,比如在采访农民时,若农民语言表述不清楚,就需要记者有一定的语言辨别能力,及时进行补充说明。
(二)作为一名编导人员,对节目整体节奏感的把握更为重要。电视编导对事件大体情况的了解和感受,对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在这一过程中挖掘出他所想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才是主要目的。无论是纪实类节目还是文艺类节目,创作者首先具有的是鲜明的主观意识,再加入一些人文情感进行二次升华,将创作者的思想、观点、表现风格、主观倾向或隐或现地表达出来。例如:在央视国庆节前期推出的《你幸福了吗》栏目中,主要针对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的事件,这就需要编导有善于发现新闻的眼睛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社会中一些不易被人们发现却又被所有人关心关怀的事件。编导在性质上是对社会要有一个了解、对社会人群的倾向也要有大体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创作出好的作品。在本栏目中,编导人员需要做大量的社会调研,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进行采访,从而考虑本节目给社会带来的价值观念和重要意义。这都是电视编导在策划一个栏目时要考虑的范围以及内容,缺一不可。
总结以上,对于事件,记者更注重于找出真相进行客观报道,而编导则是注重对整体节目的价值取向问题的考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