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认知觉醒和认知驱动不可。
2023年已经过去,我一定要推荐两本书,一本是《认知觉醒》,一本《认知驱动》。
《人之觉醒》这是一部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让读者真正看清自己;通过“深度学习、关联、反馈”事物规律,洞悉如何真正成事!
书中指出人的本能天性是急于求成、避难趋易,如果对自己不了解,我们就会被人的原始天性束缚,这往往会让我们感到很痛苦。然而,如果了解大脑知识,我们就可以观察并指导自己,运用认知的力量去克服天性,从而获得长久而清晰的内在动力,告别绝大多数人生痛苦。
一个人的认知越清晰,行动就越坚定。
所谓耐心,就是要“咬牙坚持、死磕到底”吗?
如何彻底告别用“三分钟热情”和“打鸡血”的方式做事?
如何保持极度专注?如何消除焦虑?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一个人真正的耐心从来不是苦哈哈的对抗自己内心的“不愿意”的毅力支撑,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只要了解大脑规律,并知晓诸如“复利效应、舒适区边缘、学习权重比、学习平台期”等规律,我们就可以大幅提升我们的耐心水平,越清晰越有行动力。
此书尤其适合在强大的压力下无法对工作坚持的职场人,书并非以鸡汤形式,而是深度解剖人性后给出的职场、生活、学习的建议。
还有一本同系列的《认知驱动》里指出成长的根本是:创造价值、做成事情。从“习惯养成”到“技能培养”,从“对内输入”到“对外输出”,从成为“更好的人”到成为“更有价值的人”,这些刻意的转变会让我们走出焦虑的怪圈。
做到,是最高等级的成长。一个人最终的成长也是通过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来实现的。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虽然内心强烈希望变好,行动也非常努力,却始终无法做成事情,这背后的原因通常是因为缺少价值意识、输出意识、创造意识、作品意识、利他意识……
单纯依靠意志力的努力往往是盲目的,所以人们会反反复复地起念,又反反复复的失败。只有当一个人彻底了解了做成一件事的来龙去脉、看清事情本质后,才能彻底走出反复尝试却劳而无功的困境。
学会用认知来驱动自己,我们就能更好地到达成长的彼岸——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很多人都想要快速成长,因此过分关注自我、看重自身的利益。而真正能让一个人持续进步的方式是做到成人达己。在帮助别人的过程,我们才会有大视野,正反馈,以及自豪感,这些才是进步的根源。
《认知驱动》这本书揭示了学习方法上的一个最大精髓:输出驱动。只有关注输出,关注你输出的价值,你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你的认知才会有真正的提高。同样,当我们迷茫时要反问,我是否已经提供了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