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好好说话

好好说话

作者: WXJ水晶物语 | 来源:发表于2023-06-25 16:48 被阅读0次

读鲍鹏山教授《论语导读》

《泰伯第八》(8.1—8.10)

【原文】

8.1 子曰:“泰伯(1),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2)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3)。”

【注释】

(1)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

(2)三:多次的意思。

(3)民无得而称焉: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赞扬他。

【译文】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评析】

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

【原文】

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

【注释】

(1)劳:辛劳,劳苦。

(2)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

(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

(4)笃:厚待、真诚。

(5)故旧:故交,老朋友。

(6)偷:淡薄。

【译文】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评析】

“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原文】

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1)予足!启予手!诗云(2):‘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3)夫,小子(4)!”

【注释】

(1)启:开启,曾子让学生掀开被子看自己的手脚。

(2)诗云:以下三句引自《诗经?小雅?小旻》篇。

(3)免:指身体免于损伤。

(4)小子:对弟子的称呼。

【译文】

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评析】

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父母尽孝。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可见,孝在儒家的道德规范当中是多么重要。

【原文】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1)问(2)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3),斯远暴慢(4)矣;正颜色(5),斯近信矣;出辞气(6),斯远鄙倍(7)矣。笾豆之事(8),则有司(9)存。”

【注释】

(1)孟敬子:即鲁国大夫孟孙捷。

(2)问:探望、探视。

(3)动容貌:使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于面容。

(4)暴慢:粗暴、放肆。

(5)正颜色:使自己的脸色庄重严肃。

(6)出辞气:出言,说话。指注意说话的言辞和口气。

(7)鄙倍:鄙,粗野。倍同背,背理。

(8)笾豆之事:笾(音biān)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礼中的用具。

(9)有司: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这里指主管祭祀、礼仪事务的官吏。

【译文】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评析】

曾子与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立的。曾子在临死以前,他还在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所以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同时也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这些道理现在看起来,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原文】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为校(1)——昔者吾友(2)尝从事于斯矣。”

【注释】

(1)校:音jiào,同较,计较。

(2)吾友:我的朋友。旧注上一般都认为这里指颜渊。

【译文】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评析】

曾子在这里所说的话,完全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问于不能”,“问于寡”等都表明在学习上的谦逊态度。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钱不值的,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所以,在学习上,即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又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其次,曾子还提出“有若无”、“实若虚”的说法,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第三,曾子说“犯而不校”,表现出一种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精神,这也是值得学习的。

【原文】

8.6 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1),可以寄百里之命(2),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注释】

(1)托六尺之孤:孤:死去父亲的小孩叫孤,六尺指15岁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托孤,受君主临终前的嘱托辅佐幼君。

(2)寄百里之命:寄,寄托、委托。百里之命,指掌握国家政权和命运。

【译文】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评析】

孔子所培养的就是有道德、有知识、有才干的人,他可以受命辅佐幼君,可以执掌国家政权,这样的人在生死关头决不动摇,决不屈服,这就是具有君子品格的人。

【原文】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

(1)弘毅:弘,广大。毅,强毅。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原文】

8.8 子曰:“兴(1)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注释】

(1)兴:开始。

【译文】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原文】

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评析】

孔子思想上有“爱民”的内容,但这有前提。他爱的是“顺民”,不是“乱民”。本章里他提出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观点,就表明了他的“愚民”思想,当然,愚民与爱民并不是互相矛盾的。另有人认为,对此句应作如下解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百姓认可,就让他们照着去做;百姓不认可,就给他们说明道理。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是孔子倡行朴素民主政治的尝试。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样断句,不符合古汉语的语法;这样理解,拔高了孔子的思想水平,使古人现代化了,也与《论语》一书所反映的孔子思想不符。

【原文】

8.10 子曰:“好勇疾(1)贫,乱也。人而不仁(2),疾之已甚(3),乱也。”

【注释】

(1)疾:恨、憎恨。

(2)不仁:不符合仁德的人或事。

(3)已甚:已,太。已甚,即太过份。

【译文】

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恨自己太穷困,就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逼迫得太厉害,也会出乱子。”

【评析】

本章与上一章有关联。在孔子看来,老百姓如果不甘心居于自己穷困的地位,他们就会起来造反,这就不利于社会的安定,而对于那些不仁的人逼迫得太厉害,也会惹出祸端。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培养人们的“仁德”。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

分享:

孔子说:“庄严而无礼就会疲劳,谨慎而无礼就会胆怯,勇敢而无礼就会作乱,直率而无礼就会尖酸。在上位的人对亲族感情深厚,民众中就会兴起仁德的风气;不遗弃老朋友,民众就不会对人冷漠。”

这两天对“直率而无礼就会尖酸”深有体会。前天(6.24,农历五月初七)是我爱人的生日。每年生日前,我都会给他买点东西以示心意吧,大多数是衣服和鞋,也买过手表,反正买的也都是比较实惠的物品。

前年我们一起到我的警校同学,也是闺蜜方方家玩,她的爱人说现在流行电子管这种乐器,想买一个。当时说,如果买的话,我们两家一起买,因为我爱人会(不能说喜欢)吹口琴、拉二胡,还算对这方面有点爱好吧。就想着给他买一个,我是五音不全,也有没有兴趣。

这话说说就过去了,因为当时经济条件也不太允许。今年前些天,我在基地值班,想起了这个事儿,打算在爱人生日时作为礼物送给他,就问我同学的爱人,想一起买。结果,人家已经买了一年多了,也许是因为疫情,我们也好长时间没有走动了,所以还不知道他已经买了电子管。

咨询了情况后,他给推荐了两个型号,看看我们选哪一款适合自己。我就打电话问爱人想要哪款,爱人说,不买吧!我说,说了这么长时间了,还是买一个吧,作为日常消遣。爱人就说,那你看着买吧。

我就买了一个,收件人是爱人的信息。

等我出差回来,电子管也到家了,爱人打电话让我接收。说,直接写成你的名字和电话不就行了吗?我说,我是怕到时候我万一换休不了,回不来了不照样给你打电话吗?其实,我心想,给你的生日礼物当然寄给你了。

收到时距爱人生日还有几天时间,他一直没有打开看,我也忍着没吭声。直到五月初六,我忍不住催促说,收到货几天了,你不打开看看是否有问题,有问题了早点联系商家解决,时间太长就无法跟人家交涉了。爱人才很不积极的打开看了看,琢磨了琢磨,能给吹响,就是不知道怎么调试。我说,可以加卖方的微信咨询,或者看人家的视频号学习,或者,我们明天到洛阳找方方爱人问问,人家说了可以教我们怎么调音,怎么吹。

一个建议也不采纳,说,网上这样的视频到处都是。

第二天,也就是五月初七,在我的几次三番劝说下,和我一起买了两个花盆,准备倒栽家里的虎皮兰,还有打扫家里的卫生。儿子在学校的所有东西都要寄回来,马上就到了,得把家里收拾收拾,好方便儿子拾掇他的物品。

到家后,他坐在电脑前玩游戏,我开始先是抹,然后拖地,想着他生日呢,他不想干,我干,也不是多累人。

干着干着,他说,看看他们(老表们)晚上有空没,在一块儿小耍一会儿 ,不喝白酒,喝点儿啤酒。

我一听,直接回怼:哪一次不是说少喝点,结果都是喝得烂醉!除了人家谁和谁能把握住,你们几个还有谁能把握住?!

话一出口,就意识到了问题,这是我近来积了多天的怨气!他相继喝醉了两次,其中一次躺在大门口,刚好我出差回到家的那一晚,如果我不在家,不敢想会是啥样子。之后还又喝多了一次!加之对礼物的无视,让我真的难以控制怒气和怨气!甚至还有委屈!花几千块钱换来的是不屑一顾。

一番反省之后,意识到还是自己的问题:对他有所期待,他也明白了我的意图。说是给人家买生日礼物,让人家丰富业余时间,实际这是我的想法,是想让人家把业余时间用在吹电子管上,少打游戏。还是想控制!!

我一直以为我从心里放下了他玩游戏,不再像以前看到他没事玩游戏就头大,但其实,我还没有做到真正放下。所以,在触发到我的那根神经时,我自然地条件反射——爆发!

现在想想,买礼物是我的事,我表达到了对你的心意,至于你怎么看待是你的事,与我何干呢?

回过头想想,话,还是要好好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整天学习,如果不改变,等于白学,更说不上提高了。

相关文章

  • 2018,我想对自己说⋯

    2018,我想对自己说,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好好对父母说话,好好对儿女说话,好好对老林说话,好好对自己说话。 2...

  • 季M

    她想好好说话,就让她好好说话。 她不想好好说话,就“教”她好好说话。

  • 好好“说话"

    一直以来,我们被灌输的思想便是“沉默是金”,这就好像是,沉默可以解决所有的事情。但如今的社会,每个人都有着较为复杂...

  • 控制好自己情绪

    好好说话,好好说话!

  • 【七月共读营十天一本书】----《见识 》9

    好好说话 《见识》第九章---好好说话 字数:774字 你会说话吗?会好好说话吗?我想说话大家都会,好好说话要看情...

  • 好好说话

    话多 容易误事 话少 容易生分 所以 好好说话 看人说话 看场合说话 看气氛说话 好好的 说话

  • 2020-02-16

    好好说话 说话,...

  • Day50 好好说话

    每次回娘家,我妈的说话方式总会让我提醒自己:好好说话,好好说话,好好说话…… 好好说话是一个家庭幸福的基础,是一个...

  • 好好对孩子说话

    痛点,原因是没有给孩子好好说话 好好说话的重要性 如何与孩子好好说话

  • 你好好说话会死啊?

    好好说话不会死,但是不好好说话却是“恶语伤人六月寒”。越在乎你的人,越会被不好好说话伤得深。好好说话,不要伤害爱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好说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gi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