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是一个被主流媒体用烂了的词,在这个道德逐渐沦丧的社会,孝道被大家冠以一种美德,但是,有没有人能够精确的定义一下孝道?以及指出一种方式来教我们如何尽孝道?
很矛盾是不是?社会教导我们要孝敬老人,教科书里面也宣称孝是一种美德,可是,没有一本教科书里面有明确的指导,来告诉人们,孝道要如何做?
去问问身边的朋友,他们也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陈述着个人对孝道的理解,千人千面,每个家庭的情况又都不尽相同,有的家庭条件优越一些,有的家庭条件贫困一些,所以做法自然不尽相同。
我在上学期间曾经单纯的认为,晚辈尽孝道要做到下面两点,一:贫穷的时候,有口吃的,父母先吃。落难的时候比如父母生病了,倾家荡产也要救助。二:父母命,不可违。
然后,现在来看,上面的想法太单纯。因为以上两种情况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发生,而如果真发生那种情况时,有多少人对真的那么做?可见我当时的思维方式是多么的单细胞。
过去的几年,父母一直在和我们一起生活,我也逐渐的认清了生活的本来,如今的我,肯定不认可做到上面两点就是孝道,而做不到上面两点就是不孝道。
那么如何尽孝道,我现在的认识是这样的:
生存方面的事情,比如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这些都是很直接的和个人感受相关的事情,作为儿女的,需要觉察到父母在这些方面的短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提供帮助。不是说一定要砸锅卖铁,倾家荡产去讨好老人,这样肯定是偏激的,不理性的。而是要做到把他们放在和自己和自己爱人或者自己儿女的同等地位上面,关爱他们,体谅他们,不要觉得他们是父母,就应该的替我们遮挡风雨。
情感沟通方面来说,有的父母情商很高,而有的父母情商就比较低。情商高的父母好沟通,而情商不高的父母其实跟我们这一代人的观念冲突还是很明显的。虽然我们这一代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习惯了信息社会的高科技,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无情的改造。他们愿意留在他们那个社会养成的习惯里面并没有什么不好,都是一种生活方式,都应该得到尊重。好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彼此相互尊重,做个晚辈的我们,更应该学会主动的给他们的生活让一条道,学会对他们的世界观进行包容,理解,不要直接的和他们起冲突。
金钱处理方面来说,所有中国人家庭几乎都有一个特点,长辈都是在为晚辈奋斗。既然长辈都认为金钱迟早都是晚辈的,那么晚辈在继承财产方面就不要自作清高了,该继承的就要去继承,但是我们需要合理的利用他们给我们创造的财富,可以用它来创业,来理财,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不可以大把的花掉他们给我们的财富,以为这样是对他们和自己的不尊重。
我认为,现代普通家庭之间的物质差距并不是很大,所以在衣食住行方面,每个人稍稍注意一下就行了,而最关键的还是情感沟通这块,很多子女不愿意和父母沟通,而有很多父母又习惯于对孩子颐指气使,这样很不好,这样的态度是很难做到有效合理的沟通的,新闻报道过很多沟通不畅导致子女走极端的例子,我认为,这些痛心的案例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只要真心的沟通,有效的沟通,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