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日更2024年5月14-日签1002

日更2024年5月14-日签1002

作者: 阳明先生x | 来源:发表于2024-05-13 05:30 被阅读0次

    后悔没有早点读书学习78:后悔感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概念是“后悔感”。在人生的每一次抉择中,我们都面临着一个未知的情境,我们通过设想不同选择可能导致的各种结果,并对此进行比较,进而选择我们认为最优的那个可能性。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如果我们发现当初如果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可能会收获更大的收益,这时候,“后悔”这一情绪就会悄然而生。后悔是一种持久且影响力巨大的情绪,它甚至能让一个人长时间陷入停滞,反复回到当初做决定的那个时刻,想象如果那时作出了其他选择,现在的生活或许会更好。后悔者深深懊恼自己当初未能作出更为明智的决策,认为自己曾与幸福擦肩而过,并因这个所谓的“错误”而苛责现在的自己。

    后悔情绪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因为它会促使我们主动承受一系列负面情绪,例如愤怒、尴尬、悲伤、羞耻、悲痛以及愧疚等。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大脑遵循“快乐原则”,规避痛苦而追求快乐,但后悔却打破了这一规律,使我们深陷不愉快的情绪之中。接下来,我们来区分一下后悔与失望的不同之处。失望发生在实际情况并未达到我们最初的期望值时;若我们仅有一个选项,其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们会感到失望,但不会产生后悔,因为我们没有其他选择的机会。相反,如果有多个选项供我们选择,即使我们选择的那个选项符合预期,但如果发现放弃的那个选项带来的回报远超当前所得,我们仍会产生后悔情绪。就像手中握有两张彩票,我们选择了一张中奖百万的,却发现放弃的那张价值千万。

    研究表明,后悔与失望是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当事件的发展在人们的感知中受更多不可控因素影响时,人们更多体验到的是失望;而当人们认为某一事件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可控的因素,如错误的选择,他们更可能体验到后悔。

    以亲密关系为例,若你认为自己已经竭尽全力,但关系最终未能成功,你可能会感到失望;而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许多该做而未做的事,或做了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导致关系失败,你会感到后悔。

    人们对待这两种情绪的态度也有所不同。面对后悔时,人们较难转移注意力,常伴有强烈的自我责备,并热切期盼事情能有所转机。而在失望面前,人们会有深深的无力感,更倾向于迅速转移注意力,不再为此情境付出努力。因此,在亲密关系破裂的例子中,感觉自己对关系破裂不负主要责任因而失望的人,相较于后悔者,更可能更快地放下这段关系,尽管两者同样带来极度的不悦。

    后悔与失望均会影响人们下次决策时的行为策略,他们会不自觉地采取措施减少这两种情绪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后悔使人更倾向于花更多时间做决策,力求收集更多信息,精确预测和评估各个选项,以避免后悔情绪的滋生。而失望则让人在未来降低对结果的期望值,甚至有意贬低自己所渴望事物的价值,以此来防止失望情绪的出现。

    尽管后悔表面看似消极,但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在无意识间会选择体验后悔,因为它在心理层面带来了某些隐匿的积极效应。相比于失望,后悔的核心差异在于个体对事件结果的责任感知程度。当人们痛苦地说:“这一切都是我的责任”,同时也意味着他们认识到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对事情的发展具有掌控力。

    这种掌控力,即每个人所寻求的力量感和控制感,是后悔情绪存在的一个重要意义。它提醒我们,在特定情境中,自己原本具备选择权,而非被迫接受无可奈何的命运。哪怕那些未曾实现的选择,只要存在选择本身,我们就能体验到“掌控”的感觉。反之,若是处于别无选择的境地,我们会感到更为绝望,如同失望所带来的无力感。

    后悔虽然表现为自我责备,但也蕴含着一种微妙的自恋成分,即原本可以轻易实现却未能成真的美好人生,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自我价值感——现状的不尽人意仅仅是由于犯了一个错误。因此,人们甚至愿意长久地沉浸在后悔之中,即使有新的选择机会,他们仍会选择留在后悔状态,因为他们更难以接受的是,尝试过后却发现,那个所谓的“更好可能”其实并不存在,这将带来更深层次的失望与无力感,迫使他们离开那份还抱有留恋的情境。

    关于后悔,我们需要审视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比较”。后悔情绪源自于对现实结果与假设中另一个结果的比较。问题是,那个假设中的结果真的存在吗?许多人通过参照他人不同的选择及相应结果,认定自己也曾有机会得到那样的结果。研究也证实,社会比较倾向较强的人更容易采用他人的结果作为自己未实现的可能性,并因此感到后悔。

    然而,心理学家指出,个人的决策并非如我们所想般完全自由。我们的每个决策实际上是由一套内在机制所决定,这套机制包括我们的风险偏好、价值排序等因素。在特定时刻,我们所作出的选择受到这套内在机制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意味着,即使时光倒流,当时的你依旧可能作出相同的选择,因为如果没有那次错误的选择,你也就无法成长为今天的你,而你无法以现在的认知回到过去去做出决策。

    这套内在机制是由我们的先天特质、过往经验和成长过程中的学习共同塑造而成,它可能是最适合我们童年时期环境的一种模式,但在更健康或更复杂的环境中,可能就不那么适用,甚至阻碍我们做出最佳选择。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内在机制,以确保自己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

    处理后悔情绪的科学方法如下:

    1. 识别你是否从后悔中获取了不应有的情绪价值感
      比如,你是否因为一直后悔当初没有尽力而失去了爱情,而实际上是不愿面对对方不够爱你的事实?或者,你是否总在后悔当初的专业或职业选择,归咎于它导致现在生活的不如意,实则是不愿承认自己在现有生活中不够努力?这些虚假而高昂的情绪价值,需要你付出大量的负面情绪来维系。唯有先放下它们,勇于面对现实,才能从后悔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2. 如何减轻后悔的感觉
      如果后悔情绪频繁困扰你,问题可能不在于提高决策能力,而在于降低对社会比较的需求
      研究表明,社会比较量表得分较高的人,即更倾向于与他人比较并从中获取价值感的人,更容易感到后悔。因为我们通常并不能准确判断已选和未选选项之间的差距。同理,当我们不清楚自己错过了什么时,大脑较少产生后悔情绪。而对于难以评估错过事物价值的情况,我们感受到的后悔程度也会相对较低。但是,喜欢社会比较的人会直接拿他人的选择结果作为自己错过的标准进行比较。

    3. 把握真正的“再来一次”机会
      正如前面所述,内在机制的更新才是关键,每一个令我们后悔的时刻,都在提示我们现有的内在机制与当前环境之间出现了不匹配。因此,

      我们必须接纳错误,将其视为必然而非意外,每一个错误都是成长的良机。对于那些因害怕犯错而犹豫不决的人来说,要知道,无论是否犯错,问题都不会自行消失,它们只会潜伏下来,在你不得不行动时给予你猛烈的反击。

      要明白,正是你后悔的那些错误一步步塑造了现在的你,任何一个都无法省略。对付错误的最佳策略是主动且有控制地犯错,正如学生在高考前通过多次模拟考试和大量练习来提升自己一样,平日里的积累是为了关键时刻的从容不迫。

      同时,通过反思自己为何会对某些事情感到后悔,你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在目标和价值取向。例如,在一段失败的恋情后,有人会为曾经投入过多而后悔,也有人会后悔当初没有全力以赴。这些后悔反映出各自的价值观,因为许多事情并无绝对的对错,重要的是,何种做法能让你自己过得更舒心。

      因此,将后悔视作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你重启人生的一个契机。对于那些错过的人和事,不妨认识到错误的确可能让你刻骨铭心,但这样的错误也可能让你在未来的每段感情中更加懂得珍惜,正是那些错误让你成为了更懂爱的人。

      我有一位好友,他曾对我说,他从不去想“要是……就好了”,这是他坚守的生活信念。他坚信已然发生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所有经历都有其必要性,每一次错过都是为了迎接前方更好的机遇。他认为人生中很多事情并无绝对的真理,自己选择相信什么取决于自己,只有这样坚定地相信,他才能勇往直前,而生活也确实不断地给他带来新的馈赠。

      别让后悔束缚住你,困守原地将一事无成,无法改变过去,也无法让过去的错误成就更好的未来。请给自己和过去一个蜕变的机会,带着这份领悟,勇敢向前。

    今日电影推荐:《蝴蝶效应》

    2004年美国上映
    豆瓣评分8.7
    三部同时推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2024年5月14-日签100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pq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