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生态度: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人生态度: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作者: AUSKING黄东启 | 来源:发表于2022-07-13 09:09 被阅读0次

    孔子的人生态度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意必固我的人内心是怎样呢?

    曾经看过一个段子。 

    三个人在苏格兰,看到了一只黑色的山羊,甲说“苏格兰的山羊是黑色的”,乙说“这一只苏格兰的山羊是黑色的”,丙就说“这一只苏格兰黑山羊朝我们的这一面是黑色的,那一面我们现在还看不到。”听起来好像有点矫情,其实说明一个问题,很多的事情,你从哲理上或者是从逻辑上去讲,是这样子。在认知的真实、具体、详尽之后,使得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才变得比较准确一点。

    梁漱溟先生说,如果我们让生活能在生命自然之理之上,一切皆不成问题。凡是成了问题的,都是心有所著,又起念了,心有一个执念。

    从心理活动的特征去看,是畏惧改变,担心失控,不敢直面真实的现实世界。为什么?日常生活,日常活动,不管是在哪个领域当中,所有的现实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就像高考以后,无非考得好和考不好,你不能说“因为我昨天考的好,今天还得考得好”,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一切充满了不确定,一个是自己的原因,一个是外在的原因。

    怎么才能做到毋意毋必?

    梁漱溟先生就特别强调:不起意。 

    这个态度杨慈湖常提及,他心目中讲孔家生活时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是“不起意”。他说——孔子时常有此表示,《论语•微子篇》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都可证知。我最初用“不认定”三字来表示,但觉不好。我们还是直接把他说出来,用“不起意”好了。

    这个世界纷繁复杂,我们希望学习得到完备的、完善的完美的知识,但是宇宙、地球、社会甚至我们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都是无穷无尽的,极为广袤复杂的,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一步到位,想让自己绝对正确,想在某个领域里找到一个特别颠峰不破的,只要这样就一定不那样,因为这样所以就一定怎么样”是行不通的。

    自然规律,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都是相统一的。我们所有的学识、知识、观点、理念都是不完备的,都是不完善的。我们能做到的是什么?自己让自己的心不散懈,一直活在当下,时时刻刻让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让自己不断的去与时俱进的提升自己,升级自己,不断的升级迭代,不认定、不起意就是这个意思。起意就是在一个瞬间里生出了一个妄念,有一种想掌控一切的念头起来了。 

    起意就是认定。一定要我早上去跑步的人,你有主张但不能强人从我,没有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问题在哪儿?自己期待被认同,期待自己被认为是正确的,别人是错的。你一旦遇到了不认同、有异议,就如同被危害、威胁到了、贬损了自己,于是就悄然的启动了内在的心理防御机制。我们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去提升自己升级迭代是什么?孔子的那种让自己在生活当中是恰好的,没有自己人为的去加一个意思,不要认为“因为所以就一定这样”,这个逻辑不成立。 

    微信上有一个号称是支农的一个公益广告,叫百年农品,卖一些当地农民积压的物品。我一看有一个百色的支农号召大家支持,我就买了一些芒果,快递过来以后,我一看全都是青的,我就发愁,人家摘的时候肯定不能熟,不然的话运输途中就容易出问题。青的芒果这么多可咋办?没有想到仅仅是过了一夜,第二天早晨起来,就看到这个芒果已经开始变黄了,而且一开始当然有的变的是完全黄了,有的是部分黄部分青,我赶紧就吃地有点手忙脚乱,因为买的比较多,而且熟得很快。有时候一天得吃好几个芒果,味道也很不错。 

    后来我又看到微信公号又发了,攀枝花的芒果又积压了,希望大家买。因为吃了小芒果感觉不错,就买了攀枝花的大芒果。这芒果很大,攀枝花的芒果只有三个就5斤,大家可以想象相当大,也是青的。我就想当然认为第二天会变黄,到第二天看还是青的,一个礼拜还是青的。我就说麻烦了,这得等什么时候?

    我就拿起来看看是不是那面黄了,一看还是青的,但是手感已经感觉到芒果变软了,我一想这不能光看颜色,像这种芒果它就是青的,也会熟,因为刚拿来的时候是青而且很硬。就打开了一个,果然不仅仅是熟了,有的地方可能都熟过了。

    由此可以看:生活当中很多小的场景,我们就会用一个旧有的观念认为应该如此。我们要到一个具体的场景、具体的事物、具体的问题当中去观察去了解,而不是用一个想定的东西,一种虚拟的思维,一种VR思维。我认为这个东西对的,他就应该对。实践检验真理,你得拿起来看一看,摸一摸水果是不是熟透了?我们往往会情不自禁的落入自己的一种认定,认为自己的认定就是唯一的就是绝对正确的,没毛病的。 

    梁漱溟先生指出,对是非的认定,所谓是者就是欢迎的意思,所谓非者就是拒绝的意思。平常人持一个呆板客观的道理,生活放在里面,则被搅扰。

    你喜欢就好

    这就想起来一个好玩的一件事情。80年代的时候流行海外传进来的所谓的迪斯科。

    梁钦宁他当时还在上大学,他到了我爷爷家,那客厅很大,他就拿了一个那种卡式的录音机在那跳迪斯科,正好他爷爷就从卧室来到客厅,就看到我弟弟在那怪模怪样的蹦来蹦去,就很好奇的盯着看。我弟弟就赶紧把磁带重新放一遍,说“爷爷你看看我这个迪斯科怎么样?”

    当时非常有意思,他(梁漱溟先生)扶了扶眼镜就说“你喜欢就好。”当时老人已经90了,看着这种奇形怪状的舞,他并没有评价,也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只是非常得体的说了一句,“你喜欢就好。”

    执念会放大问题

    如何做到勿意必固我。它里面很重要的就是在意必固我的状态之下就会畏惧改变,就会对很多事情有一个限制性的逻辑关系。

    当我们持续在意必固我的状态之中,我们的心灵,我们的整个内在智慧就完全被限制在范畴里面了。生命的意义恰好就是集体越狱,就是要超越这些藩篱,真正的去做到勿意、务必、勿固、勿我。 

    它不是一个有形的三维,它是一个无形的。我们真正要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通过勿意必固我进而进入超意必固我,我们不但不去做,不去意必固我,而且要超越。

    因为每个人的现实生活是在一个意必固我的状态里,当我们能够真正超越意必固我我的这些限制的时候,才能真正活出生命的自在。在这里面有很多重要的点,在论语文字系统里表达的特别清晰。 

    比如说我得益于世,无可无不可,这就是超越是非。当你坚持是的时候,一定有一个等当量的非存在着,你无法真正超越这个是非背后的意必固我的障碍。如果你能够跳出对立的意识,能看到什么样的意,什么样的认知,是必然的认知、固着的认知还是狭隘的认知,产生了这个层次的对立,当你跳出来以后,你才发现真正的本质是自己的认知,创造的意必固我有现实的是非。 

    我们真正执在意必固我的时候,执念就会放大问题。为什么会放大?纠结和烦恼是来提醒我们随时去觉察的。固着在或者执着在意必固我的执念状态的时候,就会有现实的呈现来提醒我们,执念会放大,这个放大有两个意思,当你不自知的时候,这个事件就会放大出来提醒我们,这叫烦恼即菩提。 

    意必固我造成的现实存在状态,是烦恼和纠结。其实是来反过来提醒我们,因为我们麻木了,要用更大的呈现提醒我们。就像我们现在面对的疫情,其实在过去自然无数次的提醒人类,要尊重自然。但是人类置若罔闻,所以就一次一次地加大提醒的力度,这就叫道劫并降

    孔子之所以能够做到勿意、勿必,勿固,勿我的生命状态,就是因为它不执,又能从所有的现实存在里面去跟道进行关联,作为跟彻底的觉悟进行关联。

    我就是我,没有大我小我

    具体的来讲:固和我。

    梁漱溟先生对“固和我”有他自己的一个讲法,我觉得是很独特的:一个活的意味、情味,不是抽象的。从心理学上我理解“我”就是对自己的原生感觉的觉察。

    梁漱溟先生就特别不同意陈独秀、李大钊他们用这个大我和小我的概念,他自己说多大算大,多小是小,一旦有大小,这个人跟宇宙就是分割开的,应该跟宇宙是浑然一体,无所谓大小。一旦出了大小,当然就有了分别,有了分别那就很难不去计较,这个就容易让自己生出很多的思虑、很多的分析、很多的对世界的感知认知都会产生偏和乱。

    从佛家的角度来讲,就是什么?相似相续,非断非常。去搞清楚“我是谁”的时候,梁漱溟先生就说,“我”这个东西跟旁的东西是一样的,他在北大讲课,说:这个黑板,我目见耳闻手触可以得知,即是用感觉能得到。还有用感觉所不能得到者,则用旁的东西来得到,如人的概念,则是在此具体之外,有一虚设的概念。可用理智去认识。这个黑板,那么你可以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用感觉能够得到的。但是很多东西是用感觉所不能得到,比如说交流电超过多少伏电死人这是科学家、物理学家研究做过试验的,比如超过36伏就有危险了,不能说因为我没看见,所以我要试试这个,通过这种知识的传授,在具体之外还有一个虚设的概念,可以用理智去认知。固就是什么?就是僵硬的,僵固的,固执己见的。 

    “我”就是以我为主,自以为是,以我为尊的这种唯我独尊的状态。梁漱溟先生指出:我,不是一个具体的,自然为感觉所不能得到,亦非是抽象的概念。抽象之概念,就是把种种东西抽同去异而成功的。而我则是一个单的,我的概念无法构成我之为物。大家可以慢慢去理解。 

    包括马克思也说,“我”是一个各种关系的总和,就是说在关系当中,“我”才能存在。

    人会有很多的杂念,很多其他的想法。生出了想法的时候是什么?一定是有关系,有人而且自己可能觉得自己应该是高大上的,自己觉得自己就应该不摔跟头,不出洋相。小孩没有这么多的顾虑,他就是疼,他没有在乎这些关系,他的人生就是我自己,我爱谁谁,这种情况下他就没有别的。“我”不是说大和小的问题,不是说公和私的问题。 

    梁漱溟先生讲得非常清楚:喜怒哀乐都不要紧,本是生机流畅完全无碍,最怕是添了一点意思。于是生机滞涩以至于苦也,生机滞涩就苦。 

    俱生我执是俱生来的,不等到有分别就有了,这个俱生执就很深,很隐秘,但分别我执就浅,最深的就是最有力量的,是我生命生活的根本,有分别我执就是在活动,我在活动,比如说睡眠中,一点梦没有,分别我执不显露了,可俱生我执没有减弱。比如说你从高处跌了下来了,你分别我执没有,但是俱生我执在疼,摔破了,恼火,不高兴。但是佛家是要把这个都破掉。那么儒家孔子不破俱生我执,生命就落在俱生我执上,那么有俱生我执才有一切活动,才有饮食男女这些活动。 

    儒家是在这一点上,不离开人生的,孔子就像我们这样完全一样的人,他拒绝自居为神、且敢于自嘲、勇于自省,不同在哪?就是廓然大公,他吃饭穿衣的时候,他还是廓然大公,八个字:廓然大公,物来顺应。

    梁漱溟先生说:我们寻常生活中,我之观念是从分裂生活的一半而成。我们生活中只有活动,只有相关的件件事,如吃饭穿衣之吃与穿而已,并无我与物。吃者穿者与被吃者被穿者这些东西,等到一种别的作用东西来,才画异成两种的分离与两种的构成,而有所谓我与物,从而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僵滞。 

    活就是自由度

    儒学指的就是在三维空间,人的生命空间状态里面,获得圆满觉醒。

    儒学思想恰好是对我们作为三维的人,而形成的这种意识能量与物质能量的真正高度和谐于当下,这个时候进入的是什么呢?就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境界。

    梁老师的案例也讲到了,在人的实践活动里面,其实处处都有道,只是你是否能够在每一个当下真正把它恰如其分的自然的用到当下,这就是因为有智慧才能真正的把它活学活用到这个时空来。

    什么是活的意味?就是能量的自由度,能量的自由度越高,就越美好,越自在。所以它是能量的自在状态,他活的是意味,意识能量的自在状态就是意味,活就是自由度。 

    生命越自由,活出来的生命状态感受就越美好。当我们把内在自由和外显的空间存在,高度融合在这个当下的时候,就活出了儒学所说的廓然大公,物来顺应,豁然,它代表着整个宇宙它有足够的大。

    大公是能够跟所有的能量自在的同频共振,不会执在某一个状态之中,障碍在某一个状态上。所以物来顺应,它后面还有一句话,勿去不执。当下产生和谐共振,顺应就是同频共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态度: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pz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