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271724/4bf7c8e7a2484a75.jpg)
德波顿的小说也像极了他擅长的非小说题材,或者说这也是一本非小说的小册子也不为过。在爱情的过程中充满了对爱情的反思与领悟,可以令人会心一笑,也可以令人沉思良久。无论读者是在恋爱之中或是不在,本书都是一段关于爱的美妙旅程。这本书的美妙之处在其字里行间一览无遗,对它的解读或诠释反而不能为其增色,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将其中美妙的语句摘录下来分享。
以下为引文:
《追忆逝水年华》有一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它告诉人们该怎样停止生命的浪费,该怎样去领略生活的美妙。”
一 爱情宿命论
尘世间,没有什么比对爱情的渴望更强烈的了。然而,多数时候我们不得不与无法理解我们灵魂的人共度人生。
唯有生命走到尽头,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爱之所在。
上帝一百年前就已死去,如今这个世界是计算机而不是神谕在预测未来。
二 理想的描述
看透世人不难,但于己无益,”艾利亚斯 . 卡内蒂
一个人对他人的美化可以达到可怕的程度,甚至连自己都无法忍受——因为自己都无法忍受
每一例相爱都是希望压倒自知之明的伟大胜利。——奥斯卡 . 王尔德
心上人的出现只是第二步——我们对爱情的渴望铸就了心上人的影子,我们对爱情的期盼换来了心上人的出现。
三 诱惑的潜台词
一旦开始寻找互相吸引的种种迹象 , 心上人的每句话、每一个行动都会被视为饱含深意
四 真实的自我
面对一个没有吸引力的人 , 沉默即暗示他令人厌烦;面对一个有吸引力的人 , 沉默不语便让你相信正是你自己沉闷得令人生厌
为了被爱而说谎,则包含了更有违常情的假设 : 如果我不说谎,我就不会被爱。这是一种态度,认为要富有魅力就得消除所有个性
五 灵与肉
很少有什么能像思索那样与性爱相对立。
分开缠绕的头发或肢体都会让理智不可避免地惊扰欲望。
六 马克斯兄弟式思维
心灵永远不能离开肉体。如果认为灵与肉可以互为独立,那么这种想法是幼稚的。(单恋的危险)
被人爱恋使人们意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需要依靠,当初正是因为寻求这种依靠,人们才会去爱。如果我们什么都不缺乏,那么就不会有爱的生成。但矛盾的是,他人同样也缺少依靠,这令我们恼怒无比。本希望在另一个人身上找到答案,结果发现他们面临同样的难题。
八 爱情与自由
似乎不可能既谈情说爱又拥有自由 ; 而如果能够拥有自由,又并不总能得到爱情。
我们有时更多理想主义地想象,以为浪漫的爱情几近基督之爱,是一种胸怀宽广的情感,这情感宣布 : 无论你怎样,我都爱你。
朋友之间因为礼貌和客气,建立了一层无形的保护膜,这膜,即身体的生疏,阻止了敌意的产生。
当两人不再能把差别化解成玩笑,那么这就是他们停止相爱的信号。
十一 你爱她什么
爱情不愿意承认心上人与生俱来的平庸,从而显出它的不可理喻。因此在局外人看来,情人们都是乏味无聊的。
十三 亲密
两个人越是熟悉,他们在一起使用的语言就越会脱离常用的、词典里的释义。熟悉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语言,一种亲密的室内语,有关他们共同的故事,不易为他人理解
十四 “我”的确认
如果爱情让我们看清自己,那么孤独自守就如同不再使用镜子,让我们凭空想象自己脸上的划痕或麻点的模样
十五 情感的间歇
语言以其稳定性掩盖了我们的优柔寡断。世界分分秒秒都在变化,语言却让我们掩身在一种稳定持久的假象之下
爱情的悲剧在于它无法逃脱时间的维度。当我们和眼前的心上人厮守时,想到对过去的恋人残存的只有冷漠,这实在过于残酷。
十六 惧怕幸福
爱情最大的缺点之一就在于,至少在一段时间里它具有使我们幸福的危险性。
伴随幸福而来的问题源自幸福的罕见、稀有,使人一旦接受,就会焦虑,害怕幸福短暂
十八 爱情恐怖主义
生气的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发出极度矛盾的信息,哀求着救助与关注,然而当这一切到来时,却又拒绝,希望无须言语就可以得到理解。
二十 心理宿命论
我不能得到幸福的爱情,这是现代社会中最大的不幸
二十一 自杀
人类是一种使用象征和暗喻的生物:我无法表达自己的愤怒,所以我用死亡来予以象征
二十三 省略的时问
物质世界不让我忘记过去。生命比艺术还要残酷。后者常常使人确信,物质环境反映人的精神状况
二十四 爱情的课堂
我们必须承认,从爱情中可以获得一些教训,否则我们会无止境地重复错误却仍然乐此不疲,
爱情并非聪明之举,也许永远无法摒弃痛苦,但也永远无法忘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