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心经》很早就传入中国了。
早在三国时代,吴国的支谦就译出了《摩诃般若波罗蜜咒经》;姚秦时期,鸠摩罗什译出了《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唐代玄奘译出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后,还有唐代菩提流支、实叉难陀、义净、法月、般若和利言、智慧轮、法成,以及宋代的施护等翻译了《心经》。
现在可以看到的最早的《心经》,是鸠摩罗什的译本;而影响最大的《心经》,则是玄奘的译本。玄奘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用字简洁,文韵流畅,琅琅上口,易于背诵,古来流传最广。
在程东所著《心经揭谛》一书中,开篇就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经名进行了解读。
【经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何谓“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是一个概念,“波罗蜜多”又是一个概念。《心经》的“般若”是音译,它的意思不好翻译,因为在中文里没有可以对应的概念。如果一定要用中文来翻译,一般会被译成“智慧”。“智慧”是中文里已有的概念,其意思与“般若”比较相近,但不能完全对应,所以译成“智慧”就比较勉强。
那么“般若”的意思应该如何理解呢?或许可以用“觉悟”的意思来理解。不过“觉悟”的意思也不好理解,它需要体会。如何体会呢?体会自己本来的而又见不到的存在。我是存在的,但是我却见不到我自己,因而我不知我。我知我,也就是认识自己,这是古往今来每一个人的难题。我能不能知我呢?当然能。如何才能知我呢?不能用常见的方式,而要有特别的方式,这种方式就叫“觉悟”。“般若”的意思用在这里最合适。
因此“般若”也是智慧,但是这种智慧不是指一般的知见与理解,不是指人们可以直接见到的东西,而是指见到不可直接见到的东西。如果你有了这种特别的眼光、特别的眼界、特别的见识,就可以叫“般若”了。
“波罗蜜多”是到达的意思。用“般若”的方式,见到了一般见不到的存在,这就是“波罗蜜多”。
人人都想见到,但是又都见不到的东西,能不能见到呢?能见到,只要你能用“般若”的方式,就可以见到。“波罗蜜多”是人人都企望达到的目的,但是如果没有“般若”,这个目的也就无从达成。所以“波罗蜜多”的意思是告诉我们:“般若”是有效的,要人们重视“般若”。因为有“般若”才有“波罗蜜多”,没有“般若”也就没有“波罗蜜多”。所以“般若”在佛学中被称为“智慧渡”,慧能在《坛经》中称“般若”为“大法船”。
“般若”心行而成经
“般若波罗蜜多”是在心知上说的,因此是一种心行。心行而达成了目的,就称为“心经”。所以“般若波罗蜜多”是“心经”。
“心”是我的知,“经”是行,行而达到了目的,这就是道。我的心通过“般若”的方式,见到了我自己的本来,达到了目的,知就通了,道就成了。有了道,只要依道而行,就必然可以达到目的,时时可以见本来,这就是“经”。
我们想去往一个地方,没有路不行,必须想方设法地去开路。开了路之后,再去就容易了,就不用再开路了,只要依路而行就可以通达,而且人人都可以走这条路。这就是道,也就是“经”的意思。所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以“般若”的方式开出“波罗蜜多”的道,使人人都可以经此心行而达到目的。
“经”有经常、经过、经历的意思。路成为道,人人都可以走,这是经常的意思。而如何走,走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这是经历的意思。这部经其实就是讲述经历这个道的详细过程,告诉人们这条道要如何行,如何达到目的。其中要如何行,要遇到什么,经历什么,经过什么,最后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才是到达了目的地。
每一个想要认识自己的人,都想知道自己从何而来,自己的本来是什么样的。因为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世界,一切存在都在变化,而且无穷无尽,永远也看不完。我从何而来?我是谁?我终将向何处去?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根本疑惑。有没有永恒的存在?永恒如何才能见到?我是永恒的吗?这部经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而且它讲的不是道理,不是理解,而是告诉你如何做到。你只要依照它说的方式,依道而行,自然就见到了你想见到的永恒。但你要想见到它,就先要离开这里,所以佛家把那里比喻为“彼岸”。你的心用“般若”的方式来见,经过了“波罗蜜多”行,就到达了彼岸,见到了你想见到的永恒。
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名字里的含意。
将我的爱,送给你碰巧遇到的任何孩子们。
——刘易斯·卡罗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