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会说话就会写作,5个问题写出好文
信息量较大,先上图
原创脑图1、写文章先做好五问
1.最近有特别想分享给别人的事儿,或者观点吗?
好的写作总是从一个你非常想分享的东西开始的,也许是一个新想法,也许是一个很酷的概念,或者一件你觉得有意思的事。如果能把这些碎碎念提炼成一句话,事情就成了。
这是特别聪明的写作方法——千万不要希望一篇文章解释清楚一个体系——而是解释清楚一个观点。用我的一篇文章举例子——主题句是“你读了很多书却记不得,是因为没有把知识点变成知识晶体。”
2.这个观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让你觉得有价值?
它是提供了一个新看法,还是提供了一个新世界?新看法和新领域多了去了,和你有什么关系? 如果不知道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坏处?
3.知道了这个观点,有哪些概念是需要确认的?
好的观点和概念,都会有几个子观点做支撑,不妨一个个解释。如果超过3个,这个文章已经变得太烧脑了——我们大部分人的工作记忆只有3-4个,5个是极限了。
解释好一个观点,无非是2个方式:举例子和做类比。
这两种写作方法都是对于认知的深度理解—— 记忆是一个联想过程,我们没法记忆和理解新概念,只能不断用过去的概念链接它们 。类比是用旧概念联系新概念,举例是用旧体验链接新概念。
4.好,如果我接受这个观念,那么该如何去做呢?
如果前面说得足够清晰,那么读者有进一步想了解的想法了,甚至想自己做一做,那么我该怎么做呢?
5.你的观点是什么?
最后这一步,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作者写一篇文章,一定有内在东西,有值得传递的信息。中国人写文章容易含糊、含蓄,所以一般都含而不发了。
高手这么做,是可以的。但是作为初学者,最好清晰地讲出来——可以是一个建议,可以是一个观点,可以是一个请求。
每个人只要能老老实实回答了这“五问”,每个问题后面有个100字口述回答不难吧,先全部罗列在纸上,稍加编撰,一篇文章大框架也就顺下来了。
2、五问之后是三改
一些用词错误,一些词不达意,一些段落太长或太短影响结构,这是第一改, 改得是“信”——准确表达你的意思。
然后放一段时间,等自己脱离作者身份,回到读者角度来读;或者请别人读,给你意见,你又会发现很多文气不通,很多表达难度高低不一,很多东西你说得太多,其实没什么用;有一些则说得不够——这是第二改, 改得是“达”——这些东西有没有能够传达?
给文章排版加粗、给一些词作润色,放大减少一些情绪点,甚至配个图片,这是第三改, 改得是“雅”——有没有足够高级地表达?
3、看完之后还没法动笔?没事药别停!
1.不知道写什么
不知道写什么是找不到特别想表述的观点和想法。其实一开始希望自己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想法很难,不妨找到好的观点,结合自己的体验转述出来。所以,不妨尝试从“最近学到的一个好观点”或者“最近看过的一本书、影评教我的……”开始动手。选择系列主题也是很好的方式,比如说“访谈100个有趣的人”,“拆解20个名人成功之路”,“讲20部豆瓣高分电影”都是很好的选题。
记得,写你最有表达欲的东西。
2.写不下去
写不下去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人对于写作的想象是类似文学家式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种,稍一思考,落笔一气呵成。
其实,很少有认知类、影响类的文章是这样写就的。专业的作者全部都是使用科研论文的写作方式——先列出大纲和分问题(5问),然后寻找资料,把所有的素材堆在一个文档里面,最后一个个问题和板块拼起起来,是用编的方式在写作。
更好的作者懂得平时积累卡片,关键时候直接拼上去。
记得,不要希望一气呵成写文章,从编写开始。
3.没有自己的观点
80%的人写文只有知识点,却缺乏观点。要知道,在一个很多知识都能网上找到的时代,不仅需要你做知识的搬运工,我们更期待听听你自己的观点。所以在文章中清晰表达出你的观点非常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