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阅读与写作讲义》读书笔记(十五)

《阅读与写作讲义》读书笔记(十五)

作者: 老鹰四十 | 来源:发表于2022-05-07 17:40 被阅读0次

    书名:《阅读与写作讲义》

    作者:吴军

    进度:

    5.5《俄狄浦斯王》| 如何理解人生的底色?

    5.6罗曼·罗兰 | 年轻时为什么需要理想主义?

    5.7英伦情诗 | 爱要怎么说出口?

    分享主题:阅读与人生(下)

    我们人生到底是一场喜剧还是一场悲剧,以及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不知道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吴军老师最早思考这个问题,是刚上大学的时候,当时他正天天坐在病床上,处于人生的低谷,父母、师长、同学和朋友都帮不上忙。真正帮了他的,是尼采和罗曼·罗兰。

    读了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吴军老师才振作了起来。通过这本书,吴军老师开始了解希腊戏剧,进而探索人生的底色。

    说希腊文化,离不开众神,其中太阳神(文学界也翻译成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非常重要。他们都是宙斯的儿子,阿波罗代表诗歌、光明、理性和逻辑,而狄奥尼索斯则代表生命力、戏剧、狂喜和醉酒。

    从古希腊留下的雕塑来看,他们都长相俊美。但是在希腊的文化中,他们代表的性格和艺术风格截然不同。当然,这种不同可以更多地理解为互补,而非对立。

    从哲学层面上讲,他们代表了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两个对立的侧面,当然这两个侧面也统一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尼采就是在《悲剧的诞生》这本书中,通过古希腊悲剧的产生,把这种对立统一关系讲清楚了,让当时才20岁的吴军看清了人生中很多本质的东西。

    在古希腊的文化中,理性是由阿波罗精神主导的,尼采讲,日神精神代表了形式美、节制和对称,这也是我们今天思想的主旋律。同时,人也都有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一面。

    你可能觉得有点不好理解,打个比方,我们日常在理性的驱使下工作生活,可以认为是日神精神主导的。但如果今天觉得很累,就可以理解为身上的日神精神不足以支撑全部的生活。这时,做一些非理性的事情,比如喝个半酣,或者找一个人吐槽,反而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这就是酒神的一面了。

    你可能觉得有点不好理解,打个比方,我们日常在理性的驱使下工作生活,可以认为是日神精神主导的。但如果今天觉得很累,就可以理解为身上的日神精神不足以支撑全部的生活。这时,做一些非理性的事情,比如喝个半酣,或者找一个人吐槽,反而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这就是酒神的一面了。

    希腊人讲,在阿波罗之下没有阴影,既然没有阴影,那些不太见得了光的事情就不能做。但是,世界上总是有些事情又不得不做,比如你托关系让一个老师帮助你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日本人对这些事情的做法就是避过太阳,晚上到酒桌前去做。

    用尼采的话讲:“酒神状态的迷狂,它对人生日常界限和规则的破坏,其间,包含着一种恍惚的成分,个人过去所经历的一切都淹没在其中了。”这种带有点疯狂的快感,会让人非理性的一面暴露出来,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界限,让大家成为一个整体。

    好,刚才我们说了希腊文化里,有太阳神主导的理性精神,也有酒神主导的非理性精神,它们其实能对应进我们的生活,我们既有乐观积极的一面,也会有沮丧阴暗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希腊戏剧的喜剧和悲剧,就不仅仅是遥远而陌生的文学经典了,它跟你我有密切的关系。

    总体来讲,希腊戏剧是以悲剧为主,偶尔辅以一些喜剧。希腊的学者和我讲,“悲剧”这个词,其实在希腊语里的原意,更多的是严肃剧的意思,而非悲伤的意思。之所以很多国家将它翻译成“悲伤的剧”,是因为它们大多以悲惨的结果而告终。

    那为什么严肃剧总是以悲惨收尾呢?这里面有三个原因:

    首先,人生是短暂的,这本身就是个悲剧。其次,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很多事自己做不到。最后,命运是无常的,用今天的话讲,总有黑天鹅事件,逃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

    古希腊的悲剧并不责备人的过错,不是说谁干了件蠢事,导致了悲剧,而是更多地分析命运。悲剧其实是古希腊人奉献给神的。他们是通过那些悲剧里的故事,告诉神,人类对命运的理解。

    那么酒神精神代表了沮丧和无望吗?并不是。在古希腊的文化里,没有来世,因此希腊人对现世的态度是非常严肃认真的。

    既然生命本身是一幕悲剧,有很多无奈,那么人能够勇敢地承担这种无奈而并不消沉衰落,这正是生命的骄傲。这也让我联想到日本人对樱花的态度,虽然樱花的美丽转瞬即逝,带有忧伤色彩,但是它毕竟绽放过。

    同样,罗曼罗兰也说过:“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在讲述他写“巨人三传”的原因时,道出了一个几千年来世俗社会各个国家都有的一个现象,就是周围环境的市侩气和有理想的年轻人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遇到的问题。

    人年轻的时候,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解决不好,就很容易变成“愤青”“废柴”,或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读书你就会发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今天其实和贝多芬生活的两百年前,或者罗曼·罗兰生活的一百年前,没什么区别。

    而且这个问题,并不是你学了理工科、学了商科、学了医就能逃避的。根本逃避不了。而大家的数学书、经济学读本和医学课本中甚至更不会教怎样看待这些现象,怎样解决问题。能解决问题的,反而是文学。

    罗曼罗兰生活在十八世纪末期的欧洲,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但同时社会充满了市侩气,鄙俗的物质主义压制着思想,普通老百姓面对的是艰苦沉重的劳动,过着没有光华的生活。

    在这种环境中,清醒者其实很痛苦,一方面他们受这种环境所压迫,自己力量微小。另一方面,他们不知道彼此的存在,没有同盟军。这跟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描述的情景很相似。

    但总有想通过自己努力改变现状的人。罗曼·罗兰给出的解决方式是什么呢?就是呼吸英雄的气息。当然,这先要定义什么是英雄。

    罗曼·罗兰讲:“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好似他们之中最伟大的一个,就是我们要叙述他的生涯的人所说的: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认还有什么优越的标记。”

    罗曼·罗兰随后一辈子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援助他们,我才在他们周围集合一批英雄的友人,一批为了善良而受苦的伟大心灵……这样,我们在战斗中不是孤军,世界的黑暗受着神光烛照”。

    罗曼·罗兰的这种想法,和鲁迅讲的“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其实是一个道理。

    当我通过文学作品,结识罗曼·罗兰所描绘的那些人时,我发现好像自己也是那样,原来我在这个世界上不孤独,那些人走过的路,我也可以走。心灵是引导生活向上的动力,而它动力的来源在于前人为我们留下的深层次的思考和高维度的智慧。做到这一点,你就是英雄。

    ️我的理解:

    吴军老师这几篇文章把文学和人生的意义讲得十分透彻。经常有人指着这些“闲书”,问我读书有啥用?

    我一向认为在人心深处,理想主义并不那么稀缺,但在行为表达上理想主义就稀少如金沙。

    年过四十的我早已经明白,世界是功利的,在周围大部分都是目的性很强的功利之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任谁都躲不开,避不了。就像古希腊人所说的命运。随着社会的“进步”,内卷仿佛漩涡,将每个人都卷入其中,而且漩涡越来越大,越来越快,仿佛要吞噬一切。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就是理性,逻辑。但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是那么身不由己。

    我有位朋友是国千科学家,是美国名校的博士,也是上市公司主席。他们公司主要产品是功率半导体。有一次,我们闲聊,我问他摩尔定律还能持续多久,他突然陷入沉思,然后说摩尔定律就是用来内耗的,让我们这些人内卷的。他说他多怀念一个电灯用200瓦功率的时代,为什么有人要把它搞成20瓦,又有人要搞成2瓦,这里面消耗的是多少天才的人生呀。看着他发自内心的感叹,我第一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摩尔定律。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谁都没有能力螳臂当车。我想阅读于我就是某种意义上的酒神精神。躲在“闲书”中间,状态迷狂,它对人生日常界限和规则隔绝门外,其间,包含着一种恍惚的成分,灵魂仿佛依附在主角身上过另外一种人生。

    在另一个世界里,我们看到许多同路人,看到更多真的猛士。靠着互联网的崛起,理想主义的人更容易找到彼此,就像我们这个读书群,不为功利,只读“闲书”,修养心灵。很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与写作讲义》读书笔记(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yx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