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王荣生教授的《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中的《教学环节就是组织“学的活动”》很有感触。
首先提出观点“教学活动设计主要是设计‘学的活动’,而不是‘教的活动’。‘学的活动’围绕教学点展开,力求丰富、多样。”
然后对“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进行概念阐释。这两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尤其不能以“教的活动”来代替“学的活动”。
明确一“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设计的教学重点在实际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展开。也就是有较充分的教学时间。作者说在听课中发现有教师的教学重点才三四分钟时间就解决了。
明确二“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正是教师在这堂课上想教的、在教的。教是为了帮助学生学。在这里作者强调了我们平时的误区,认为教师讲就是为了学生听,其实教师之所以“讲”,是为了引发学生更好地、更充分地理解感受课文。教师的“问”,是促使学生思考问题,促使学生去探究课文的意思和意味。
确实是这样,我们平时认为教师讲就是为了学生听,接受教师的理解,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还是要实现学生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教师不能替代学生。
接着作者用两个课例很充分地说明了这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也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如何来引导、组织学生的学,而不是只顾着自己的教。
其次提出问题症结:以“教的活动”为基点。作者提出目前教学中出现的两种奇怪的现象:一是教师“教的活动”结构完整,学生“学的活动”非常零散、没有结构。二是教师“教的活动”相对丰富、多样,学生“学的活动”非常呆板、单调。我觉得现实中这两种现象都还普遍存在。第一种情况是公开课上较多。第二种情况是平时的课堂较多。只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所以为什么我们总是说学生不听课、讲了的也不会,那是因为我们设计的学生学习的活动太单调,学生没有兴趣,也没有充分地学,当然没有好的教学效果。
再其次解决途径:转向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就是在确定教学内容时,着重考虑学生需要学什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着重考虑学生怎样学才好。
接着作者又用课例强调了这两点,并说所谓教学环节,是在教师的启动下,组织学生而形成的充分的“学的活动”。现在呼唤:使学生的“学”相对丰富、多样,使学生的“学”比较有结构、完整。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环节,以2-3个为宜,每个环节15-20分钟,并且这些时间里都是学生在充分的学。也就是再三强调的要设计学生做什么、怎么做,设计“学的活动”。
最后,作者研习了宁鸿彬与郑桂华老师的课,重点是启发我们看看:教师是怎么启动一个环节的?提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为什么这样的活动会引导学生充分地进行交流。并让我们要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尝试以“学的活动”来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
我边读就边想,我自己的课堂是这种以“学的活动”来组织的课堂吗?比如刚刚讲过的《寓言两则》应该有三个任务,一是识字写字;二是弄清楚故事讲了什么;三是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识字是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认识与理解的吗?故事讲了什么是让他们阅读、尝试讲一讲的吗?告诉的道理是让学生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讨论悟出来的吗?有一部分还真不是,老师问、学生答的基多,落实到每个孩子学的过程还是有欠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