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四个微信号,一个就我的网名,如海。另一个是我得真名,第三个还是我的真名,第四个还是我的真名。
不同的微信号发不同的圈,比如,在这个圈里我会骂那个圈里的人,在那个圈里我会说这个圈里的人的坏话。
哈哈,我是不是太不厚道了,还干这种背后骂人的勾当?
也不是,其实我是为了那些被我骂的人好。背后被别人骂了而不自知,总比被别人当着你的面骂好吧。况且,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本身就是每个人的常态。
别说人鬼这两个相对悬殊的物种,即便是对最亲近,本以为完全可以放下包袱吐露真言的人,有时候你也会不自觉的玩两面三刀的鬼把戏。
同一件事,对我爹说跟对我儿子说可能就是两个版本。
比如对老师的评价,跟我爹我可能就会无所顾忌的有啥说啥。可对我儿子呢,无论他的老师有多不近人情,多小气,我都得说他老师无私奉献,伟大。尽管,老师普遍小气几乎是整个社会的共识。
说到跟老师打交道,我必须得说说我们家的一位曾经的人民教师。……要不,具体是谁我就不说了吧,怕万一到时候我成名成家了,我在简书码的这些字被我那个亲戚看到,直接点她的卯不好。
为啥说是“曾经的人民教师”呢?
因为,我这位亲戚,现在已经成了我们县教务系统的管理人员,已经不再在学校代课了。
我就说两件关于她的事,应该就足以证明曾经身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现在升迁后成了管理工程师的一个人有多小气了。
全中国应该都存在这种现象,就是孩子的生日不仅仅是娘的难日,更是爷爷奶奶的难日。因为,孙子一出生,爷爷奶奶立马就多了一个角色——保姆。不但不拿工资而且还得倒贴的,最兢兢业业的保姆。
不巧的是,我这位亲戚的婆婆年幼时就不硬朗,老慢支,还有心血管疾病,再加上她生的是女孩,所以她婆婆月子里就伺候的不怎么上心。
在我们山东这边,前几年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挺严重的。
就为了这,这位亲戚就算把她的老婆婆记下了。之后好多年,他老婆婆在我们县医院住院,她从来没有真正用心伺候过。
每次她老婆婆一住院,她就找理由躲开。
这还可以理解,因为她老婆婆确实有封建思想,确实没伺候好月子,之后也没有去给她看孩子。可令人不理解的是,她把对于婆婆的怨气还延伸到了小叔子一家身上。
她小叔子家几个侄子出生的时候,她一直都没露面。我们这边风俗,孩子出生后要过三日,百日,到第九天姥姥家的亲戚还要给孩子“铰头”“送煮米”,都是些很隆重的仪式,自己家里人是必须要参加的。
可我这位亲戚愣是没参加。
不仅如此,过了后,她还给自己找了一个要多拧巴有多拧巴的借口。说她之所以没参与这些仪式,是因为没有人通知她。光通知她对象没用,必须得单独通知她。意思是不单独通知她,就代表着眼里没她,她不但不会参加,而且还很生气。
这事我是怎么知道的?
是我有一次跟她小叔子在一起的时候,她跟她老公闹矛盾,可能翻出了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她打电话跟她小叔子半是解释半是指责,他小叔子一时生气跟我痛说革命家史的时候说的。
上面说的作为两件事,一件事说的是我那位亲戚跟她婆婆的关系,第二件事说的是她跟她小叔子的关系。我觉得,尽情这两件事,就足以证明我这位亲戚有多小气了。
后来还听她小叔子说过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比如,她跟她老公去他小叔子家玩的时候,临走,她小侄子没有跟她说再见。再比如,有次他们家聚餐,她小叔子一时疏忽没有给她倒茶水……等等诸如此类根本就没法拿上台面的事,都被她当成了别人对她有意见的证明,变成了必须要问出个为什么来的大事。
对于这种事,她小叔子能怎么办?
没办法,见了面还得高搁高放的,嫂子长嫂子短的叫着,生怕一不小心再踩了她的猫尾巴。
可转过脸呢,妈的,啥玩意。
本来我就多次听人说,老师,是一个普遍小气的群体,我还不信。可听我那个亲戚的小叔子这么一说,我信了。注:那时候我那个亲戚还是一名人民教师,还没有上调。
哈哈,心锚的作用就是如此彪悍。不知不觉间,我就对一个职业带上了有色眼镜。看来以后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然,很容易给自己的职业摸黑。
同时,我又觉得有些恍惚。
我这位亲戚的工作能力其实还是很高的,要不然也不会从一个初中老师被破格提拔到教委,到目前又成了教委的小领导。而且,在我印象中,这位亲戚还是很能给人出力办事的。
刚到县城来那一年,我还没买房子,孩子的入学就成了难题。找了我这位亲戚,利利索索的解决了。
后来还听说她给我们的一些别的亲戚办过一些事,普遍都对她评价很高。
我所恍惚的正在于此,在自己的家庭当中,我这个亲戚真可算得上是小气鬼,可在外人眼里,她却是个热心肠。
究竟,哪一个才是真的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