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为什么不培养“全职太太”?
原绿色
一篇网络文章《56岁妈妈“私奔”引热议:她的大半生里,藏着多少已婚女性的伤?》中说到,《中国全职太太生活调查报告》中曾得出过这样一个结论:在中国有四分之一的已婚女性选择做了全职太太,按201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目前中国女性人口6.9亿算,这类女同志有1.7亿多。看到这段话,我大吃了一惊,中国真有这么多“全职太太”吗?
我知道实际生活中有“全职太太”,我工作的学校有的学生家长就是“全职太太”,一般综合素质都比较高,对孩子教育特别上心,对学校工作也特别热心,家庭经济状况还比较好,属于优质家长,这是不容质疑的事实。但有四分之一的“全职太太”,达到1.7亿多,我还真的感觉心里不踏实。我慢慢一琢磨,就算中国有四分之一已婚女性选择做“已婚太太”,中国女性人口6.9亿,也不能简单说有这类女同志1.7亿多,因为还有很多未婚女同志呢?各级各类在校学生总不能也算进去吧?即使这个四分之一的比例,我也不敢相信,因为从我身边的已婚女性来看,我直觉达不到这个比例。
虽然感觉这个说法可疑,但我还是感觉“全职太太”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成为值得研究的群体,成为值得重视的群体。母亲对家庭的生活质量,对家风的建设,对家庭的稳定,尤其对下一代的教育和影响,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前几年风靡一时的《发现母亲》这本书做了比较透彻的讲解,何况是“全职太太”呢?
这让我瞬间想起了前不久上了热搜的张桂梅反对学生做“全职太太”事件,女生为什么不能做“全职太太”?为什么学校就不能培养“全职太太”呢?
张桂梅作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公办女子高中——云南华坪女高校长,殚精竭虑地培养了1800多名贫困女孩大学生,其中一个大学毕业的女生为了感恩母校支持母校想给母校捐款,但张桂梅听说她在家做”全职太太“,就拒绝了她,而且在媒体采访时公开反对自己的学生当”全职太太“,引发网友热议。我非常理解张桂梅校长,她为什么要反对自己的学生做“全职太太”?因为这些女孩都是云南大山里贫困家庭出来的,好不容易培养成大学生,却像自己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母亲一样守着家过日子。所谓“相夫教子”,其实就是山里人祖祖辈辈的“过日子”。张桂梅校长是想通过教育培养有独立人格和高素质的人才,改变山里女孩的命运,不要像老一辈女性一样整体围着家庭、孩子、老公转,也给社会做贡献。看到自己上了大学又走上和没有上大学女孩一样的人生道路,她当然要生气了。
张桂梅校长说的这种所谓“全职太太”和我们心目中有钱了不用工作的“全职太太”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那是农村低素质女孩和贫困家庭为了生存和生活而不得不过的一种低质量人生,而我们一般心目中所谓的“全职太太”几乎是有钱又悠闲的富贵高品质生活的标志。虽然都是“家庭主妇”,都要求全力做好“相夫教子”的家务,但一个是我们要改变的命运,一个是很多人追求的理想生活,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所以,张桂梅校长严厉批评的女孩不仅没有怪罪张校长,而且说张校长“她说的话在理,话丑理正。”还考上了乡村特岗教师。特别是,她在本身并不富足的情况下,能尽自己的力量捐钱给母校,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支持张校长培养贫困女孩的事业,还能够理解张校长的良苦用心,说明她是一个好女孩,张校长的教育也是成功的,
我们学校也有丈夫发财或事业做大了的女教师想回家做“全职太太”享清福的,我曾经和她们开玩笑说,其实“职业女性”比“全职太太”更有魅力,更能拴住丈夫的心,如果你做了“全职太太”,你的见识和气质都会缩水,你的家庭稳定性都需要考虑了。这固然是玩笑,但我特别想说的是,就像张校长培养这些贫困女孩提高农村女性素质一样重要的是,那些有钱又有闲的富裕的“全职太太”既然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尽管她们大都受过一般的高等教育了,但她们作为母亲,作为“全职太太”的素质就不需要培养和提高吗?
怎样当好“全职太太”也是一门学问,并不是结了婚辞了工作在家就能做好“全职太太”,我看到许多“全职太太”也都在很努力地学习怎么教育孩子,我相信她们也很想把家务也做的很上档次,比如饭菜烧成“私房菜”美味,家庭装饰怎么样更温馨更符合家庭的个性和艺术审美,怎么样和丈夫相处更能帮助到丈夫,怎么样才能不因为居家而闭塞落后和丈夫不拉开距离等等,都是需要“高人”指点,也就是专业的教育和辅导呢!学校教育能不能在“校本课程”里开这样的选修课,让有需要的女生将来把“全职太太”做到一个新高度新境界呢?
基础教育学校如果不合适,职业类大学或成人教育学校完全可以考虑“全职太太”相关的教育问题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