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改变人类社会走向,一大批现在看来光鲜亮丽稳定无忧的职业都会被机器取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旧职业走向消亡的同时,一批新职业将陆续出现。然而,新职业需要新技能,不能尽早了解并学习新技能的人群,注定摆脱不了被社会淘汰的命运。个人如此,企业亦如此。
人工智能(以下简称 AI)技术带来的数字化转型会冲击所有行业,跟不上趋势的企业和个人必将遭到淘汰。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2001年到2016年间,全球排名前5的企业来自多种行业,而2016年以后,全球排名前5的企业基本都变成了科技类公司,这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科技类公司将继续独占鳌头。
2001—2016全球排名前5的企业变化情况
AI将推动所有行业走上数字化道路,沿着非物质化、去货币化、大众化的路线发展,传统交易结构和商业模式都将被彻底颠覆。部分传统企业缺乏战略眼光,尚未走向数字化转型,一旦错过抓住指数型增长的机会,今后就再难迎头赶上了。
4个维度8种技术能实现指数型增长
传统行业的底层业务逻辑是控制资源、经营客户关系,这样的企业被称为“单维度公司”,其发展的想象空间和投资价值非常有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基于信息通讯技术。信息资源永远不会被消耗完,企业提供信息的过程也是获取信息的过程。
信息通讯技术的一大优势在于可以为企业带来指数型增长的发展态势。不过,能够带来指数型增长的技术并不只有信息通讯一种,比如基因测序技术。2000年左右,完成一个人类基因组测序需要花费1亿美金,时至今日,中国有4000多家提供基因测序服务的公司,最低只要几百元人民币就可以完成一个全套的基因测序,其发展态势毫不逊于信息通讯。
今后,能够带来指数型增长的技术多数会来自于硬件、软件、生物、物理这4个维度。从本质上看,复杂的经济其实是技术组合的一种表达方式,信息通讯技术带来的指数型增长与摩尔定律有着密切关系,未来,符合摩尔定律演进的技术必将继续带来指数型增长。
指数型增长(绿色线)与传统线性增长(橙色线)的差异
目前在4个维度及其交集中,有8项技术符合摩尔定律的演进态势,分别是:无限计算、网络和传感器、机器人、3D打印、合成生物学、数字医疗、纳米材料以及 AI。因此这4个维度和8种技术值得创业者和投资人关注。
人类教育规划需要转变方向
自动驾驶技术在未来会取代人类司机,但AI带来的冲击还不止于此,基于知识和规则的传统工作,都会被AI取代。我们最近看到一个项目,利用AI做建筑规划和设计,大大缩短了以往建筑设计师需要的时间,进而减少社会对这一职业的数量需求。
AI会影响很多领域和专业人士,这里的专业人士就是掌握特定知识和规则的专业的群体,比如教师、医生、律师、会计、审计师、建筑师、导游、咨询师、新闻编辑等。
AI和机器人带来了焦虑。但是,任何一个产业被替代的时候,都会伴有新的升级版的工作产生,怎样去发现新工作是最重要的。人类需要去拥抱新机会,但前提是具备一定的技能。
当下与未来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之间的鸿沟正在逐步扩大,每个人在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前都变成了学徒。机器人与自动化更适应这个时代,并已经逐步替代人类。传统教育传授给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已经无法满足工作的需求。
有一本书名为《全新思维》,阐述了人类社会时代变迁,在经历了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之后,人类会进入创意时代。基于知识和规则的工作都会被AI取代,而右脑蕴含的认知、情感、创意则会打败机器人。我们必须跃升为“创客” ,以生产创意而不是产品才能与未来的机器人共处。
2015世界经济论坛总结了人类面向未来所需的10大技能,分别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意、人事管理、协同能力、情商、判断力和决断力、服务方向、谈判能力、认知灵活性。这些技能基本上都是右脑具备的能力。
同时,世界经济论坛还把人类未来所需要的能力分为3类。第1类是基础素养,包括文字、数学、科学、数码、经济、文化等;第2类是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第3类是品格,主要包括好奇心、主动性、毅力、适应力、领导力、社会文化感知力。这3类共计16项技能是人类在未来社会所必需的,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教育内容是远远不够的。
□ 2015世界经济论坛总结的人类未来所需的10大技能
来自微软的调查显示,在全世界最热门的20种职业中,有一种是数据科学家。这项职业强调跨学科能力,需要掌握分布式计算、预测建模、故事讲述和数据可视化、数学、统计学、机器学习等能力,属于复合型人才。这种职业在美国享受高薪待遇,但是美国大学里并没有专门针对这一职业设置的学科,它需要多种学科能力,这些学科分布于大学内的不同学院,没有一个相对近似的学科。
《全新思维》还认为,未来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将越来越取决于6大必备能力,即设计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娱乐感和意义感,也被称为“3感3力”,这是右脑思维带给大家的、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能力。
因此,跨学科教育及右脑思维培养将成为人类教育的方向与重点。
10亿数字游民将成为全球职业群体
未来,人类社会的工作生活会由一系列Micro-Careers(微职业)组合而成,尤其是在1990年到2010年中间出生的这一代人,大部分都将成为创业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为一种全球趋势。
到2020年,全世界将有10亿“数字游民”,他们不会固定在某个地方工作,哪里能够创造更好的创业生活环境,哪里就将成为他们的目的地。数字游民的工作覆盖编程、设计、创意写作、摄影、内容创作、录播、直播、服务运营、互联网营销、微店、跨境电商、运输服务、在线咨询、在线教学、在线培训、在线辅导、专业服务外包、猎头、项目管理等。
现在有很多互联网从业人员并不属于某个公司,他们只是某个平台上的微创业者,他们从事的职业与实际居住地没有特定关联。目前美国自由职业者占比已经超过35%,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50%。中国自由职业者的数量也在增加,出现了很多依托网络社区的微创业者。
因此,未来人类的住房很可能不是以家庭为单元,而是去迎合不同年龄段或不同认知的人群,公共空间将变得丰富,逐渐适应数字游民的需求。
社会变化与新兴职业举例
伴随着AI的发展,一些新职业正在产生,比如机器人协调员,其主要职能是调度机器人,还有无人机操控师、生命终结规划师等等。现在人类处于信息经济时代,未来可能会进入到生物经济时代。
随着社会变化,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类,其寿命超过100岁的概率超过50%。有一本名为《百岁人生》的书提到,70岁的人生往往由学习、工作、退休3部分组成,未来人类寿命延长到100岁后,会实现多阶段人生,学习会成为终生习惯,单项职业技能会在4到5年时间内全面更新,在同一家企业内从一而终的概率会大大减小。
到那时,人类在年轻时要尽量在大企业里学习技能、拓展人脉、增长见识。30到40岁左右要继续学习、深造,创业会成为一种常态。年老后,每个人要把自己的经验和认知赋能给他人,成为一个导师。
在70岁的人生里,大家最看重财富。而在100岁的人生里,大家会更看重健康、友谊等无形资产,因为这些在漫长的人生里变得更为重要。那时会有更多新工作机会出现,现在可以列举一些:
企业变革师和效率咨询师。面对数字游民,一些大企业也在逐渐接受。因此,企业变革师也将成一种新职业,他们负责为企业内部重建洗牌,建立一种基于创业文化的新企业架构,并梳理因变革引起的混乱,将传统企业转型为社会化企业。还有效率咨询师,由于未来企业的正式员工越来越少,企业内部与外聘员工、客户的协作将面临挑战,这种协作的场景很可能不会发生在办公室内,而会发生在咖啡厅、火车站、旅游胜地等地方,需要按需进行协作,这就需要效率咨询师,通过工具或技术手段进行公司和员工、客户之间的有效连接。这种协同成为可能之后,人类就可以变成一种回归自然的叠加状态,生活、工作、学习、交流、度假不再是截然分开的,不再是线性的。
都市农夫。很多城市将走向食物自给自足的道路,随之产生“都市农夫”这一职业,他们在小规模的花园和城市中不规则的小块土地、墙面、屋顶、车库、废弃工厂等建筑物上,提供基于分布式精准农业的城市微农场及特殊地块的种植指导,以及本地农产品超市、有机餐厅、共享厨房、个性化营养配餐、社区微农庄等商业模式的设计。城市农业不会是一项辛苦的工作,很多技术会把城市农业打造成游戏化工作。
数字解毒师。看手机成了现代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据调查,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看手机的频次是150次。每次看手机,都是在现实生活与手机界面之间进行切换,每次切换都会促使大脑神经元分泌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需要1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被人体吸收或降解,频繁的分泌导致这种化学物质始终不能被完全吸收,从而降低人脑的运作效率。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之后,西方发达国家民众的智商增长速度为0.3%/年,从1975年开始,这一数字急剧下降,甚至出现了智商负增长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以电视为首的大量的数字设备开始普及,让人类变得更傻了。人类社会有朝着“笨蛋社会”发展的趋势,典型特征就是更爱看图片而非文字。这种状况会催生一个新的职业:数字解毒师,其主要职能是帮助人类远离数字设备,缓解技术压力,创造一种独特的模拟沉浸空间,借助于写作、厨艺、冥想、瑜伽,甚至像骑行、越野、攀岩、射箭、徒步、纸艺、野外露营等需要动手动脚的工作,让人与人、自然、社会重新融合,修复被电子设备损坏的大脑。
个人微生物平衡顾问。人体的健康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肠道细菌决定的,肠道细菌会影响人体内部环境。所以会催生一个名为“个人微生物平衡顾问”的工种,负责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通过饮食调整人体内的肠道菌群。现在基因测序逐渐普及,未来肠道细菌检测也将成为一种趋势。
好奇心引导师。老年人想要保持长寿健康,心理和精神健康非常重要,其中,保持一颗好奇心必不可少。好奇心引导师的职能就是重新激发老年人的好奇心甚至童心,让他们保持身心健康。
小孩(生育)设计师。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发现并去除家族内的遗传病基因。
灭绝生物专家。利用已灭绝生物的基因打造出真正的“侏罗纪公园”。
类似的工作还有仿生设计师、身体器官工程师、纳米医疗师、个人健康教练、遗传咨询师、3D打印技师、虚拟体验摄影师、众筹专家、数字货币投机商、文化技能转型顾问、隐私顾问、远程视频顾问,个体IP经纪人等等。(完)
檀林 | 微软加速器(北京)CEO
檀林先生有超过20年的IT企业从业经验,既有国际化公司早期进入中国市场的业务发展和本地化产品研发经验,也具备本土创业企业和国际化创业企业的实践经历和早期投资经历。对于前瞻性科技公司的商业模式有深刻研究,熟悉精益创业方法论的产品和商业模式规划。2018年2月起任微软加速器(北京)CEO,之前曾担任北大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还曾担任CA大中华区总经理,Apple中国区市场总监等职务。
本篇实录系根据健一会沙龙第240位主讲人檀林在健一会主办的主题为“未来职业教育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要点 ”沙龙的精彩分享整理而成。根据嘉宾意见,分享内容已删去部分敏感观点及内部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