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他本是明朝最后的希望,却被凌迟处死!

他本是明朝最后的希望,却被凌迟处死!

作者: 莫折柳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10:29 被阅读0次

      知道袁崇焕,是源自金庸先生的《碧血剑》。至于袁崇焕有没有个叫承志的儿子,还真是不知道,而袁承志避居海外,也算不得承了父志。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焕”是火光、明亮的意思,崇焕想必是崇尚明亮辉煌吧。袁崇焕的一生,也确实算得上辉煌。其一、袁崇焕以进士出身,而统兵辽东,这样有军事才能的文人,在明末也就是数熊廷弼和孙承宗了。因为明朝皇帝不信任武将,喜欢让文人带兵,太监监军,他们认为这样的配置对皇权的威胁最小,太监再厉害,也不能有后代,不会篡位。其他带兵的进士什么高第之流的,简直是给后金送补给的。其二、袁崇焕是明朝最后的希望,明朝从万历中后期开始,已经走上了作死之路。而与此同时,女真在努尔哈赤这样的军事天才带领下,先统一了女真内部,然后逐渐在辽东打下了地盘,真正成了明朝的心腹之敌。在袁崇焕之前,明军每遇努尔哈赤,都是赶着牛羊犒劳后金军队,几次大战,几乎是全军覆灭的失败。杨镐,万历八年进士,指挥大军,全军覆没。袁应泰,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指挥大军,全军覆没。王化贞,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指挥大军,全军覆没。

      袁崇焕的人生巅峰是在“宁远大捷”。天启二年,袁崇焕主动请缨,要求给足钱粮,自己招兵买马,以一人之力镇守山海关,他被破格任命为兵备佥事。到任后,袁崇焕向辽东经略王在晋建议,在山海关外再设一层防线,以护卫京师,王在晋虽然信任袁崇焕,但限于格局眼光,并未采纳他的建议。后适逢大学士孙承宗巡边,派满桂和袁崇焕镇守宁远,这才开始了袁崇焕带兵的之路。之前宁远祖大寿在修建城墙工事,祖大寿认为宁远守不住,城墙也就修得马马虎虎。袁崇焕到任后,立了规格:城墙高三丈二尺,城雉再高六尺,城墙墙址广三丈,派祖大寿等督工。袁崇焕能跟将士同甘共苦,又能善待百姓,所以筑城时人人尽力。宁远的城墙工事于次年完工,城高墙厚,成为关外的重镇。这座城墙是袁崇焕一生功业的基础,也是这座城墙把满清重兵挡在山海关外达二十一年之久,如果不是吴三桂把清兵引进关来,不知道还能再挡多少年。这座城也让一代军事天才的努尔哈赤望城兴叹。宁远城修好后, 孙承宗和袁崇焕又派遣将领占据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等地,并修缮城防长期驻守,宁远因此成为内地,把防线向北扩了两百里。天启五年十月,孙承宗被罢免,换上了软蛋高第,高第到任后,认为关外一定守不住,于是命令军队主动撤出锦州右屯等地。唯有袁崇焕拒不执行撤退的命令,愿以一己之力死守宁远。

      天启六年正月,在得知孙承宗被撤职后,努尔哈赤按耐不住喜悦的心情,率大军围困宁远。此时的宁远,已成了一座孤城。辽东经略高第和总兵杨麟看到后金军队势大,连救援袁崇焕都不敢了。而明知是孤城,袁崇焕却把母亲妻子也搬来宁远,誓与宁远共存亡。此时,努尔哈赤有精兵十三万,而宁远的明军也不过万余。努尔哈赤先是劝降袁崇焕,被他拒绝。于是努尔哈赤派大军进攻,宁远一战,杀得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此前,袁崇焕已经传令杨麟,如有宁远逃兵到山海关,直接斩杀。这是袁崇焕破釜沉舟的决心,置死地而后生的勇气,这一仗,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一战。这一战虽然明君损失惨重,不过后金也好不到哪儿去,连努尔哈赤也受了伤,没过几个月,就一命归天了。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这依然是一个可怕的对手,军事能力未必如他的父亲,但是政治手段有过之而无不及。

    天启七年,皇太极进攻朝鲜。收服朝鲜后,退兵回来的皇太极,率兵直接包围锦州。由于袁崇焕的安排得力,加之祖大寿、满桂等将领拼血死战,后金军队也损失惨重。在围困锦州一个多月无果后,皇太极从锦州撤军,此称“宁锦大捷”。宁晋大捷后,袁崇焕因为魏忠贤的排挤而辞官回乡。后在崇祯即位后,又被启用。要说崇祯皇帝,虽然比较毛糙,但是还真是信任袁崇焕的,要权给权,要钱给钱。这时的袁崇焕,还是有些傲气的,金庸先生在《碧血剑》后面的袁崇焕评传里面说袁崇焕是“蛮劲发作”。蛮劲发作,打仗时可激发将士勇气的作用,但是也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儿。第一,拿着尚方宝剑就砍了皮岛总兵毛文龙。第二、己巳之变,崇祯二年十一月,让皇太极的率军攻破辽东防线,直逼京师。按《明朝那些事儿》的说法,有可能是袁崇焕搞的一个战略战术。可是你玩军事战术,拿崇祯皇帝的江山做赌注,这也赌得太大了点。结果虽然有惊无险,口实是免不了要落下的。

      己巳之变后,后金虽然退兵了,袁崇焕也胜利了,可他的辉煌也到头了,皇太极派人散布谣言离间明朝君臣关系。听到袁崇焕跟皇太极秘密有约之类的话,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崇祯岂能容他,当即把袁崇焕锁拿下狱,后来又被魏忠贤的遗党落井下石,定的罪就是擅自与后金议和,擅杀毛文龙。于崇祯三年八月,被凌迟处死,据说袁崇焕割下的肉被京城百姓分而食之。袁崇焕死了,明朝也就离完蛋不远了。袁崇焕这个人,军事实力还是过硬的,就是政治觉悟有限,所以在昏暗的明末,当了一把屈死的岳武穆。

相关文章

  • 他本是明朝最后的希望,却被凌迟处死!

    知道袁崇焕,是源自金庸先生的《碧血剑》。至于袁崇焕有没有个叫承志的儿子,还真是不知道,而袁承志避居海外,也算...

  • 凌迟处死

    我牙口不好吃苹果时通常把它们切成五瓣六瓣七瓣八瓣就像凌迟处死一样

  • 左边

    与其缓慢的凌迟处死,不如快刀斩乱麻

  • 袁崇焕之死只是个悲剧却不是冤案

    袁崇焕,大明辽东边防的驻守者,被认为是明末仅有的军事天才,而其最终的下场不是战死疆场却是被大明朝廷凌迟处死。许多人...

  • 历史小的凌迟处死怎么来的?得多大恨才用这个处决犯人?

    凌迟处死是古代最残忍的一种死刑方式。电影电视里,皇帝啊太后啊什么的,在凌迟处死别人时,总是咬牙切齿面露凶光...

  • 2022-04-18

    方孝儒,明朝大儒。被称为“读书种子”,师从宋濂。之后在燕王朱棣发动政变之后 被处死。有说被诛十族,有说凌迟而死无诛...

  • 记北京袁崇焕祠(中华新韵)

    题记:袁崇焕,明末抗清名将,有功却被凌迟处死,佘氏义仆为其收敛骸骨,世代守墓四百年。后因城市建设此墓在迁移之列,叶...

  • 你知道古代的酷刑“凌迟”是怎么一回事吗?

    这些年的一些影视里常有皇帝佬一怒之下说将某人凌迟处死的情景,由于戏中并无也根本不可能展现凌迟处死的行刑之惨烈场面,...

  • 京城悍匪康小八的故事您知道吗?

    老北京有许多悍匪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具有传奇色彩,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实行凌迟处死的人,他就是草上飞康小八。 曾经...

  • 第十一章,击杀巨蜥

    “ 那恶人射杀兰儿几天后,因盗窃库银被官府追杀,最后被凌迟处死,死无全尸,这就是恶人的下场。” 婆婆说着有些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本是明朝最后的希望,却被凌迟处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jw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