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的选材:写什么好呢?〕
卓老师推荐的必读书目《长安的荔枝》小说在写法上呈现的于细微处入手的方法我很喜欢,我想写篇小人物在职场处处遭人排挤,依然前行的小说。
都说写作从模仿开始,在写长篇之前,仔细阅读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是很有必要的。
唐代诗人杜牧诗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开始读这本书前,会产生无限遐想:古代杨贵妃究竟是如何在数千余里之外的长安吃到了来自岭南的新鲜荔枝呢?在没有生鲜运输技术的古代,将保鲜时长极短的荔枝运送到千里之外,可谓是难上加难。正是带着这些好奇,翻开了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
小说是由文字鬼才马伯庸力作,讲的是一个小人物从五千余里外运送荔枝到长安,成功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故事。
小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主人公说的: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这不仅是一种探索的精神,更是一种对自己人生的敬畏!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人生中,失败是常态,明知会失败,也义无反顾地去做,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
《见识》一书中说:“很多人成不了大气候,不是因为能力不行、机会不够,而是因为过早选择了安逸的生活,停止了奔跑。”
小说中主人公接受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换其他任何人说不准早就半途而废,甚至连搏一搏的勇气都没有,就必定与成功失之交臂。
小说主人公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有退缩,一直在搏,一直在奔跑,最后也成功了,这就够了,李善德的人生完美了!
现实中,很多人因为害怕失败而选择停滞不前,提前预支了恐惧,从不敢轻易尝试。
作者在这本书中描绘了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也写出了很多人生的道理。
《长安的荔枝》见微知著,描述了小人物在古代官场的“辛酸苦楚”和身不由己。
新鲜的荔枝,即使快马加鞭的运送也需几日。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
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为了家人,主人公决心放手一搏,就算失败,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官场险恶,明争暗斗,李善德兢兢业业工作几十年,已是满身疲惫,被上司坑了以后,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已是无路可退。
他拾起希望,振作起来,在心里怀揣着浪漫主义的情怀去做一个难以实现的梦。
个人觉得马伯庸的中篇比长篇好看,中篇故事紧凑,感情饱满,恰到好处。
小说中的主人公,一个小人物李善德,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为了完成圣上的使命,他殚精竭虑,耗尽心血,做了大量的模拟实验,这实则是(马式悬疑风格,理工科风格),从荔枝保鲜和运输手段两个方面,不断改进。期间得到了胡商苏谅与峒女阿僮的帮助,后来动员了整个大唐帝国的力量,他终于找到了那一丝丝可能性,完成了任务。
可以想象,这过程当中陷入了怎样的艰辛苦厄与阴谋算计,卷入了怎样的权力决斗与官场叵测,最终窥一豹而知全貌,通过运送荔枝这件小事,窥见天宝末年大唐朝廷由上至下的奢靡腐败与官场运作的秉性规则。
“千古艰难惟一死”、“一世功成万骨枯”。这条荔枝之转运之路,是用无数人的辛劳血汗,甚至白骨性命换来的,以举国之民力,供君妇以欢愉,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只为保当权者的口腹之欲,博君王贵妃一笑。
全书共六章,看完伏案回想荔枝转运一事的始末,竟像一场荒唐的闹剧,贵妃想吃岭南的荔枝,玄宗便下令下面的人完成荔枝转运的差事,完全没有顾虑到这件事的可行性,以及若要完成,会让天下臣民付出怎样的代价。
倒霉蛋李善德摊上了这个差事,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办成了荔枝转运,博得贵妃明艳一笑。
后来他只因说了几句大实话,指出荔枝转运的弊端,得罪高力士,便一朝从功臣变为罪臣。
可叹李善德虽能凭借扎实的算学专长和细致周密的谋划,在技术上克服了荔枝转运的种种困难,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比技术难题更难的是官场的叵测人心。
若不是林逸奴,自己或许早已死于岭南经略府之手,若不是高力士有意利用他打压鱼朝恩,他的功劳也早已被旁人抢去。
若不是高力士为了跟圣上和贵妃表功,他也不会被其顺手搭救,最终他能保住一条命,竟都还靠了侥幸,真是令人心有余悸。
头顶没伞的人,凡事靠自己 。读后最感慨的是文学鬼才马伯庸,他那擅长于细微处入手,写尽小人物的悲欢的高超手法。
主人公李善德在无钱、无势、无人可助的情况下,靠自己走出了绝境。这古代职场中的小职员跟我们现代普众职员是何等相似。
李善德受到朋友杜甫的激励,燃起绝地反击的雄心斗志,决定拼死一搏。
读到这时,我内心顿起波澜,跟李善德深深的共情了。
这不就是现在职场上的老实人被阴险狡诈的上司和损人利己的同事坑害的故事吗?
趁着你告假不在场,就把烫手的山芋丢给你,冷眼看你身陷囹圄。
不同之处在于,现代人不至于因任务完不成而丢掉性命,最多是被开除,可是蒙受陷害而中年失业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丧命呢?
没错,在朋友鼓励下,在这种绝望之际,李善德把心一横,既然无路可退,那就赌一把。
而当经略府得知李善德竟然真把不可能的事完成了时,他想到的是圣上对自己的想法。一个上林署的小监事尚且能把这事办了,岭南五府经略府怎么会办不成?
他到底是办不成还是不愿意办?我交给他别的事,是不是也和新鲜荔枝一样?正所谓“无心与物竟,鹰隼莫相猜”。
所以经略府便决定要杀了李善德,阻止他回到长安。经略府安排人手,等李善德快到乾州再动手。
这样便与岭南无关,圣人过问,便可以让那边去头疼。
李善德不谙官场的弯弯绕绕,不会揣摩圣人与其他官员的心思,他一门心思扑在实验上,哪里会想到自己已经牵动了大人物的利益,深陷危机而浑不自知。
李善德与试验马队在途中被经略府的追兵追杀,之前那个监视他并告密的林逸奴却又来救了他。原因很简单,李善德把他当人看待,又在虎口救他一命。
读到此处,我颇为动容,被当作一个人来对待,本是多么理所应当的事情。而在于林逸奴却是终其一生也不可求的,如今李善德却给了他生而为人的尊严,这之于他仿佛夜空星辰,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现在李善德却给他了。他很感动,所以他就舍命救了李善德。
这大概就是好人有好报吧?命不该绝的李善德万万没想到,他对林逸奴的善意竟成为了自己的救命符,可叹世间的福祸因果,最是弄人。
为官之道其实就三句话,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
当李善德在荔枝转运中又走投无路,连朋友韩回也别无他法,只能让李善德赶紧回家跟妻子和离时。
李善德差点一口血喷出来,自己拿性命拼死一搏,到头来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依旧难逃一死。
世事就是如此讽刺,你躺平等死是个死,你倾尽全力谋求出路,到头来还是个死。
官场人心叵测,勾心斗角,全无半点人情,个个花花肠子,蛇蝎心思。
《长安的荔枝》中一连串跌宕起伏的故事次第展开,密不透风,令人无法释卷,这是我们熟悉的马亲王风格。
看完小说,感觉到的就是,这也是一个古装版的职场小说,是一个职场“社畜”拼命上岸的故事。小说里那些通天阴谋、暗杀,是我们一辈子不会遇到的事情,但整个小说的内核是那么真实,因为它直接洞察人性,读起来直摄人心。
还有一种精神能让人冲破这一切阻滞,那就是豁出命去守护我们所珍视的东西,它带来闯劲,也让我们不至于最终活成自己所讨厌的样子。
后来李善德得了杨国忠的银牌,鱼朝恩来了,他归还了李善德的荔枝转运手册,说自己揣摩了一天一夜,可惜才疏学浅,实在读不透,只好归还原主。
他讲话时还是那么风度翩翩,言辞恳切,不见一丝嫉恨或不满在脸上。
像鱼朝恩这种人,在现实生活里也多得是,表面温润如玉,实则笑里藏刀,善于抢旁人的功劳,并且事发后还能当作无事发生,真不知是修炼了多少年的脸皮才能厚得如此炉火纯青。
读到此处,我不禁唏嘘,李善德借助了杨国忠赋予的权力,可以随意调动权国资源而畅行无阻。
只可惜,他不是权力的来源,他只不过是借用权力的一个小人物罢了,手握本不属于自己的权力,终将被权力反噬。
在整个荔枝转运事件中,其实盘算下来,真正真心给予过李善德实质性帮助的,就是胡商和侗女阿僮这两人,可是最终受伤害最大的反而是这两人。
李善德人微言轻,自己一个从九品下的小官,怎能与当朝宰相抗衡?
怎能与整个朝廷运行的规则秉性匹敌?
他拦不住权力对胡商和阿僮的迫害,他所能做的,只能是在对他们的满心愧悔下,继续赶路,继续立志转运这个令人无比痛恨的任务。
可无论坐骑跑得有多快,李善德都无法避免地在自己的良心上发现一处墨迹。
其实职场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所以,我想写一篇现代的职场“社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