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5 言耳
逻辑课作业打卡【11】
作业:上学时,讨厌一个老师讨厌一个科目,进而放弃学习这个科目;工作时,讨厌一个老板讨厌一份工作,进而消极怠工甚至放弃?用如何分析一个论证的步骤来分析其谬误。
一、首先搞清楚什么是“论证”,什么是“分析一个论证的步骤”?它包括哪些内容?(What)
1、所谓“论证”,在《超越感觉》一书中,论证不是指吵架,不是指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意见交流,而是支持一个判断的推理思路。它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前提、推理、结论。
2、论证的基本原则包括:
① 前提要么真,要么假(正确或不正确);
② 衔接前提与结论的推理要么有效,要么无效;
③ 正确的前提加上有效的推理等于合理的论证;
④ 不正确的前提,或者是无效的推理将使得一个论证是不合理的。
3、如何分析一个论证:具体步骤是什么?
① 拆分(前提、推理、结论);
② 提问(对上述各个拆分部分提问);
③ 评估。
二、其次对标上述步骤,逐步展开分析。
1、拆分:
① 题目内容“论证”的前提(隐含):学习某个科目是因为该科目的老师!
② 题目内容“论证”的推理:我学习某科目是因为该科目的老师,我讨厌现在教某科目的老师,所以我放弃学习该科目。
③ 题目内容“论证”的结论:放弃学习该科目。
2、提问:
A、对上述“前提”的提问:
v 在学习过程中,某科目的授课老师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吗?是唯一因素吗?是最重要或最主要的因素吗?除了授课老师外,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还有哪些?
v 对上述“提问”的思考:某科目的授课老师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但决不是唯一因素,也不是最重要或最主要的因素,除了授课老师外,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还有自身主观的兴趣、自身的努力刻苦程度、周围环境的影响、学好该科目对改变自己后续生活质量的作用判断……
B、对上述“推理”的提问:
即使此前的隐含前提成立——即学习某个科目就是因为该科目的老师!那么“讨厌老师“就能够推导出“放弃学习”的结果吗?“讨厌”本身就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感受,讨厌到什么程度?——是稍微有一点讨厌还是非常讨厌甚至厌恶?是讨厌“老师”的哪方面——是全盘否定这个人,还是仅是讨厌他的教学风格,甚至仅是讨厌他的生活方式或者价值取向……又,即便已经到了“厌恶”这个份上,我就应该放弃学习吗?
C、对上述“结论”的提问:
“放弃学习这个科目”是暂时放弃还是一段放弃甚至永远放弃?假如“老师”这端作出了消减我“讨厌”程度的调整和改变,我是否还是会“放弃”?进而,假如“老师”换了,我是否还是会“放弃”?……
3、评估:
综上所述,题目所含“论证”是不成立的,其谬误在于以下几点:
A、“前提”错误:
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无庸置疑的是,最重要的因素是——自身的努力刻苦程度,自己才是“内因”!
B、“推理”错误:
把学习效果不佳归因于讨厌老师进而决定放弃学习,这属于典型的“自我归因谬误”!(学得好是自己努力,学不好是讨厌老师)
C、“结论”建议:
“放弃学习这个科目”的结果谁来承担?是我所讨厌的老师吗?并不是,受到影响甚至惩罚的终将是自己。换个角度来看,你的决策和行动对你所讨厌的人(老师)几乎毫无影响、毫发无损,反而是自吞苦果、自受内伤……这样的决策和行动客观吗?理性吗?正确吗?值得吗?
注:关于题目中的另外一个论证“讨厌一个老板讨厌一份工作,进而消极怠工甚至放弃”,同理可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