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花400刷票为孩子争名次,看到奖品的那一刻,我……

花400刷票为孩子争名次,看到奖品的那一刻,我……

作者: 家学宝 | 来源:发表于2019-05-13 13:30 被阅读0次

◆◆关注家学宝,每天收获专业家庭教育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

家学宝主笔团 | 恋小暖

1

前不久,吴女士为了让儿子的绘画作品在展示评比中获得好成绩,每天都在各个微信群里转发投票链接。

“按照规定每天只能投一票,要想票数多,就得每天好多人投。老乡群、同学群、家长群、同事群我都发遍了,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不仅我自己在拉票,孩子的爸爸、姑姑、爷爷奶奶谁都没有闲着。”

即便是全家出动,每天都在转发,但吴女士儿子的票数依旧远远地落后于其他小朋友。

为了把儿子的名次提前,吴女士选择了花钱买票。

吴女士面对记者的时候说:“我和之前一个名次很靠前的家长交流过,她根本就没怎么转发投票链接,都是自己花钱刷,不用欠人情。不止是她,很多家长都这样做。”

投票靠前的孩子可以赢得好名次,获得奖状。

吴女士花了四百多元将儿子的名次刷进前五名,但拿到手的机器人很劣质,吴女士觉得“上当了,但也无话可说,毕竟是自愿花钱的。”

父母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关于孩子的投票链接,求大家投票的现象,早就成为了朋友圈的“一景”,我们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

每次被人求投票的时候,我们碍于面子,只得答应,但内心却是一百二十个拒绝。

家长们自然也是深知求别人投票的尴尬,但为了能够给孩子争个好名次,他们还是使出浑身解数来给孩子拉票,甚至不惜花钱来给孩子买票。

当朋友圈的投票活动,变成了家长的烧钱游戏,我们是否应当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

2

据调查,有的家长一次投票就会花费上千元,有的家长甚至会在三天花费五千元。

但花钱买来的排名,于孩子而言,不过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数字。

“显然家长们还是很在意排名的,他们都愿意花钱买票。活动本来要持续半个月,现在我们计划提前结束。”

经新京报调查发现,发起投票活动的主要是幼儿园,才艺培训等机构。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家长对孩子排名的过度重视,可能会在无形之中增加孩子的焦虑。

这种焦虑,往往是年幼的孩子们无法自我消解的,久而久之,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如果我的排名不够靠前,父母就会批评我,老师就会不喜欢我,同学们也会嘲笑我......我就不是一个好孩子,这样大家都不会爱我了。

心理学家陈东辉针对家长拉票买票的现象,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孩子在争取名次之后,就会慢慢地养成一种习惯,他会告诉自己,一定要做个好学生,要做别人眼里需要的那种人,他会逐渐带上一副“面具”。在临床中有很多例子,有的孩子表面看着特别光鲜,私底下却很压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

而我认为原因就是,孩子已经被家长有意或者无意间流露出的想法,带到了成年人的竞技游戏中。

3

无可否认的是,有学习的地方就会有竞争,有竞争的地方就会有名次。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帮助孩子规避这些竞争,而是教会他们正确对待竞争的排名。

很可惜的是,在这些竞争面前,家长显然要比孩子焦虑得多,而大多数的时候,家长的这些焦虑会不由自主地传递给孩子。

想到了之前同事给我讲的一件事,她的儿子小迪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演讲比赛,这是小迪上小学后参加的第一个比赛,所以小迪非常重视。

为了能够进入决赛,小迪没少牺牲自己玩游戏和看动画片的时间,把时间都用来练习演讲稿。

朋友看到儿子这么努力,感到很欣慰,鼓励儿子说:“加油儿子,你一定可以拿到第一名,然后拿着奖杯骄傲地站在领奖台上,大家都会为你鼓掌。”

小迪问她:“妈妈,那是不是如果我拿不到第一名就没有奖杯了?也没有人为我鼓掌了?”

朋友说:“只有第一名才能得到奖杯,虽然你还会获得掌声,但是你会和很多人一起站在奖台上,你要和很多人一起分享掌声。只有第一名才会有属于自己的舞台,才会获得属于你自己的掌声。”

小迪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他一定会努力得到第一名的,然后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

后来小迪没有进入决赛,也没有获得奖杯。晚上睡觉前,小迪对她说:“妈妈你能抱抱我吗?”

朋友清晰地感觉到孩子在自己的臂弯中抽噎,还没等朋友安慰他,他就说:“对不起妈妈,我让你失望了,我没有拿到第一名”。

朋友说她在那一刻感到很心痛,也很后悔,她那一刻才明白:原来在孩子的心中,他努力的原动力,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而是为了让父母高兴。

她后悔在孩子参加比赛的时候,不但没有告诉他要放平心态,重在参与,反而增加了他的压力与焦虑。她也从来没有和孩子讲过,成长不该按照别人的期许前进。

这可能是孩子人生中很不起眼的一场小比赛,但我坚信,哪怕是很小的一次比赛,都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像一位知乎网友所讲的:你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决斗者,跟你曾经扮演过怎样的角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人生中一次次竞赛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得到冠军,站在讲台享受独一无二的掌声,而为了增强你战斗的能力,让你能够应对更大的挫折

这是孩子需要明白的,也是父母们需要明白的。

4

仔细想一下,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在各种才艺比赛中,那些一直要求孩子出类拔萃的父母,无非是出于两种心态:

第一种是父母本身就非常优秀,从小顶着各种光环长大,个性要强的他们,自然也是时时要求孩子出类拔萃。

就像是电视剧《虎妈猫爸》中的毕胜男,她出身一个偏僻的小乡村,靠着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的重点大学,又凭着自己不服输的韧性,在职场中闯出自己的天下。在教育女儿上,她也是以“事事争第一”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图片来源网络

另一种就是父母自己的能力不够,或者因为某些原因没办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将人生中全部的希望都转移在孩子身上。事事要求孩子拔尖儿,以此来弥补自己无法得到重视的内心。

不管是哪一类父母,他们都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这对孩子来说都是不公平的。即便我们是给予孩子生命的人,我们也无权掌控他的人生。

面对着无时无刻不在的竞争,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让孩子知道,来自他人的评价是不可控的

就像是陈东辉老师所说的:有人爱吃米饭,有人爱吃馒头,排名并不代表你的优劣,外界的评价只能是一个参考,你需要做到的是让自己满意,并不是让别人满意。

白岩松在给他儿子的“傅雷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争第一的人,眼睛总是盯着对手,为了得到第一,也许会不择手段;成绩尽管很重要,可是千万别让孩子除了“第一名”的头衔,其它一无是处啊!

好的教育从来不是要求孩子拿第一,而是教会还如如何坦然面对人生的所有结果,尽力,达命,至于剩下的结果,交给时间去证明。

家学宝编辑团队以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原创图文、音频、视频和测评内容,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养支持。家学宝——您手边的家庭教育专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花400刷票为孩子争名次,看到奖品的那一刻,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pl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