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炮》是刘慈欣的短篇小说。
讲的是各大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后,世界把目光投向南极洲。
而此时,全球也开始了销毁核武器的进程。
在漠河,销毁核武器的过程中,以沈华北博士为首,科学家们想为“糖衣”技术在民用领域找到前景。
什么是“糖衣”技术呢?
裂变核弹的关键技术是向心压缩,核弹引爆时,裂变物质被包裹着它的常规炸药的爆炸力压缩成一个致密的球体,达到临界密度而引发剧烈的链式反应,产生核爆炸。这一切要在万分之一秒内发生,对裂变物质的向心压缩必须极其精确,向心压力极微小的不平衡都可能在裂变物质还没有达到临界密度前将其炸散,那样的话,所发生的就是一次普通的化学爆炸。自核武器诞生后,研究者们用复杂的数学模型设计出各种形状的压缩炸药,近年来,又尝试用最新技术通过各种手段得到精确的向心压缩,“糖衣”就是这类技术的一种。
“糖衣”是一种纳米材料,它用来在裂变弹中包裹核炸药,外面再包裹一层常规炸药。“糖衣”具有自动平衡分配周围压力的功能,即使外层炸药爆炸时产生的压应力不均匀,经过“糖衣”的应力平衡分配,他包裹的核炸药任然能得到精确的向心压力。
科学家们用八颗核弹头围绕在“糖衣”包裹的合金材料上,然后引爆核弹,在巨大的向心压力下,合金竟然被压缩成了“新固态”。“新固态”密度惊人,居然可以在固态的岩石中下沉,并且会一直沉到地心。地球也因此被“新固态”钻了一个洞。
沈华北此时已经是血癌晚期。幸运的是人体冬眠技术已经成熟,他可以在冬眠中等待治愈血癌技术的出现。他的儿子沈渊现在面临两个选择,和爸爸冬眠还是和妈妈赵文佳一起继续生活。
最终,小沈渊决定和妈妈一起活在当下。
74年后,沈华北醒来,却发现自己的儿子五年前就去世了,而且成为了民贼独夫大反派。受儿子的影响,他立即被一群人殴打并绑架了。
原来在沈华北冬眠后,世界对南极大陆的争夺有了一个初步结果:这个大陆被确定为全球共同开发的区域,但各个大国都为自己争得了大面积的专属经济区。尽早使自己在南极大陆的经济区繁荣起来,并尽快开发那里的资源,成为当时的共识。
这时,沈渊提出了一个设想——“南极庭院工程”。就是从中国漠河出发挖一条隧道,贯穿地球,最终到达南极大陆的最东端的南极半岛。隧道挖成后,从漠河到南极半岛只需要42分钟。而修建隧道的材料就是由沈华北制造出的“新固态”。
在修建地球隧道时,发生了多起灾难。沈华北的孙女沈静也被封闭在地心中,她将在狭窄的地下船中度过余生。
可等到南极庭院工程终于成功,才运行不久,联合国又因为环境的恶化签署了新的《南极公约》,所有的人类必须全面撤出南极大陆。于是,巨大的投资无法收回成本,造成了全国性的经济低迷。
所有南极庭院工程的受害者,愤怒之下将沈华北扔入了地球隧道中,希望他和儿子沈渊一样在地球隧道中来回坠落,直至死亡。
幸运的是,沈华北被警察救出了地球隧道,但他必须再次冬眠,以躲避世人刻骨的仇恨。
在冬眠前,沈华北预言地球隧道会和长城和金字塔一样不朽。
半个世纪后,苏醒过来的沈华北惊喜的发现他的预言成真:地球隧道变成了“地球大炮”,送人们飞离地球。有了“地球大炮”,人们到太空上如同乘坐地铁一样方便快捷。
沈华北在太空中唏嘘不已,他向着依旧深埋地心的孙女不断地发出信息……
《地球大炮》让我想起了凡尔纳的“登月大炮”,但刘慈欣写的更合我的口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