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4

作者: Linanfox | 来源:发表于2018-05-25 10:00 被阅读0次

一、百度竞价广告卷土重来

可以预见的是,百度和医院会黑心的赚取多少救命钱。

最近我也在想,我们是不是混淆了理想和现实,被冠冕堂皇的言论迷惑了双眼,科技时代已经来临,但是这些还没有牢固,一切才开始,我们似乎已经生活在云端。

所以要理性的分析。

1.百度并配备“机器+人工+人工”三关审核机制

2.对关键词做搜索风险提示语

3.已对1000家知名三甲医院进行广告屏蔽保护

4.百度针对医疗服务类广告的内容,有着严格的规定和限制

百度严格审查,那么全国那么多医院,是不是实地调研过,有没有可靠的医疗设备,专业的医生,有没有可信的案例来认证,患者通过百度广告选择医院进入治疗之后,有没有实际解决问题?

滴滴空姐事件之后,虽然以实名认证,保护隐私等手段去保护乘客安全,但是还是有可乘之机。不过乘车与治疗不一样,动机,实现方法,资金投入,医疗专业性……

论医疗的复杂性……

滴滴:括实名验证注册、虚拟中间联络电话号码、首次订单时人脸识别、行程分享、一键报警。

二、自适应

自适应原则:

1. 按照使用频度对元素进行隐藏,如隐藏样式区域的顺序。

2. 按照特定尺寸范围下的可能场景对界面元素进行隐藏,如在小尺寸下隐藏菜单栏与工具栏。

3. 已经约定俗成的图形元素可以减少辅助文字,如“剪切”等功能使用图标。

4. 利用下拉菜单、展开或可滚动的元素组来压缩空间,如压缩功能区域与滚动菜单栏。

5. 合理地重排布局,如文字、段落区域行数的变化。

另外再给出三个细节建议:

1. 在界面边界与操作区重叠之前就进行变化,给用户更多的缓冲时间,并且会显得界面更聪明。

2. 永远不要忘了鼠标响应与鼠标tips。

3. 保证减少的东西能通过某种方法再找出来。

三、Android设计趋势分析10则

1. 强化与规范Android品牌形象

2. 个性化用户体验、细分操控场景

3. 更为灵敏与细腻的信息反馈

4. 更为专注与沉浸式的用户体验

5. 承载更多任务的语音交互系统

6. 更关注用户安全与隐私保护

7. 更纯粹的 Google 式体验

8. 精简与整合,NFC引领生活革命

9. 本地化设计,注重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

10. 各产品体验中整合社会化网络

三、引导设计

1.推动新手引导设计的原因也有两个: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对于新手引导来说,用户需求是快速、愉悦地学习使用产品。产品目标是将新手用户快速转化为活跃度高、黏着度高的忠实用户。

2.满足用户需求:引导用户更快速、愉悦地学习使用产品

1)全局游览

2)内嵌式操作引导

3)弹窗式

4)小气泡式

5)嵌入式

四、不要听用户的

摘自keso博客

Jakob Nielsen的可用性第一准则,就是不要听用户的。建硕很早之前也追问道:喜欢有之,还是喜欢用之。苹果的乔布斯相信,用户的需求不是他自己发现的,而是你替他发现的。在iPod出来之前,没人知道自己需要一个iPod。

跟着用户的抱怨跑,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用户,因为他是用户,抱怨是他的权利。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所以不可能没有抱怨。

有人开发个产品,处处听用户的,惟恐得罪了用户,惟恐做出来用户不喜欢,所以每增加一个特性,都要问问用户,网站改改版,也要做用户调查。如果用户都成了你的产品经理,还要你做什么?如果你不能比用户更深刻地理解你的产品,还要你做什么?

Google也搞用户调查,比如Google Talk的新功能投票。但你千万别认为这是Google拿不定主意,所以征求用户的意见。实际上,Google所列出的那些新功能,我相信都会出现在Google Talk的未来版本中,只不过他们需要确定一个优先级。

豆瓣每次网站做些小变动,总会有用户大声反对,要死要活的都有。但结果呢?迄今还没出过人命,而用户对某些功能的访问率明显提高了。因为杨勃相信数据,相信用户怎么做比他们怎么说更本质。

一件有创造性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满足用户已有的需求,而是创造尚不存在的需求。你怎么可能指望用户对自己尚未意识到的需求,提供有价值的看法呢?李彦宏曾经问:谁说了算?在百度,当然是PM说了算。网民说了算?别扯了。

现在Twitter面对大量克隆产品的竞争,所以一定会面临来自用户的要求增加功能的压力。听不听?是个大问题。从来没有坏产品,只有不称职的产品经理。

五、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 

1. 系统状态的可见性:系统必须通过在合适时间的适当反馈让用户知道系统当前在干什么。

2 系统和现实世界的匹配:系统必须使用用户的语言,使用用户熟悉的单词、词组和概念,而不是面向系统的术语。遵循现实世界的规范,使得信息以自然和有逻辑的方式呈现。

3. 用户控制和自由:用户经常会错误选择系统功能并需要一个明确标识的“紧急出口”来离开非预期的状态,而不必面对冗长的对话框提示。支持撤销和重做。

4. 一致性和标准:用户不需要思索是否不同词、场景或者动作具有相同的含义。请遵循平台规范。

5. 错误预防:和好的错误消息相比,更好的就是细致的设计以防止错误发生。要么避免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要么检查并在实际动作前通过确认选项提示用户。

6. 识别而不是回忆:将对象、动作和选项可视化以减少用户的记忆压力。用户不必在记住一个对话框到另一个对话框之间的信息。系统的使用指导在适当的时候必须可见或可轻易获取。

7. 使用的灵活性和效率:新手看不到的加速键通常会加快专家的交互,这样系统就可以同时满足没有经验和有经验的用户。用户可以定制经常使用的动作。

8. 美学和最小设计:对话框不能包含无关或者几乎不需要的信息。对话框的每一个附加信息都会和相关信息竞争并减少它们的相对可视性。

9. 帮助用户认识、诊断错误并恢复:错误消息必须通过普通语言表达(不包含代码),准确指出问题并积极提示解决办法。

10.帮助和文档:尽管如果系统没有文档就可以使用是更好,但是还是需要提供帮助和文档。这些信息必须容易搜索、关注用户任务并列出需要执行的具体步骤,而不是大而全。

六、基于数据的可用性研究

1.忘掉“Three-Click Rule”

用户并不会因为点击次数达到3次或者更多就会放弃查找。Joshua Porter说,几乎没有几个人在点三次之后就选择放弃,所以不要为了某些数字而故意减少用户需要点击的次数,实用程度才是关键。如果你可以创建一个简洁实用的界面,但是需要通过多次点击才可以实现,就别让“三点式”影响到你。

2. F型结构更便于浏览

用户视线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移动,浏览范围整体呈F状。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网页架构师和设计师来说,应该将更希望让用户看到的信息安排在页面左侧,并采用符合F形的内容结构,如标题下紧跟段落或项目符号,以增加快速浏览型用户看到这些内容的可能性。

3.别让我等

Bing进行了一项分析报告,目的是了解页面加载速度和各种表现指标(如访客满意度、平均每位访问者带来的收入、点击速度等)之间是否有联系。报告表明,页面反映速度每延长约2秒,将导致访问者满意度降低约3.8%、平均每位访问者带来的收入减少4.3%,点击率降低4.3%等等。对于微软这样的公司来说,4.3%的收入损失可以相当于数百万的利润损失了。

4.让网页内容更易读

大多数互联网用户并不会“真的阅读”在线内容,Jakob Nielsen博士对自己网站上用户行为的研究也得出了这个结论。分析表明,读者只阅读某个网页上约28%的内容。网页上内容越多,读者阅读的内容就会越少。

5.不要担心“Fold”和垂直滚动条

“Above the Fold”是一个来自报纸版面的术语,指报纸版面上第一版折叠线以上的部分,通常都是头版头条。在Web领域,一般是指页面第一屏你所能看到的、不需要向下滚动的那部分内容区域,这也是Jakob Nielsen博士首次提出的。

有一种说法是要把所有你认为重要的内容放在“首屏”显示,让读者不滑动鼠标或滚动条就可以看到网站内容。长页面就不受欢迎吗?用户真的不会阅读首屏以下的内容么?我们是不是要将所有信息都堆砌在页面顶端呢?

有一种说法是要把所有你认为重要的内容放在“首屏”显示,让读者不滑动鼠标或滚动条就可以看到网站内容。长页面就不受欢迎吗?用户真的不会阅读首屏以下的内容么?我们是不是要将所有信息都堆砌在页面顶端呢?

由此我们得出的重要结论是,你并不一定要把所有的重要内容集中在页首因为你的担心用户不会找到他们否则,运用视觉原理和设计技巧去排布多样的页面内容,比如良好地利用空白和图片能促进用户浏览更多的内容。一个适合快速扫视的第一屏页面其实更能有效地的展示品牌。

6.把重要信息安排在网页左侧

如果某种语言的阅读、书写顺序都是是从左向右的,那么这种语言文化下培养出的人也会习惯于从左向右看网页。Jakob Nielsen博士超过20个参与者的“眼动实验”记过显示,超过69%的时间都停留在页面左侧,所以这么多网页设计师把设计重点分布在网页左侧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阅读、书写顺序从右至左的语言环境中,例如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研究结果恰恰相反,人们会更关注页面的右侧。Jakob Nielsen博士的“眼动实验”表明了这样的规律,人们更倾向将阅读重点放在所用语言的阅读顺序的起点侧。

7.文本的空白区会影响阅读效果

一份关于内容易读性的报告,对20名参与者进行了阅读表现测试,这些参与者被要求阅读段落相同但页边空白、行间距不同的材料。测试结果表明,阅读没有页边空白的材料时,阅读速度更快,但对内容的理解力会下降。没有页边空白的内容会加快阅读速度,这是因为文字和段落更加紧凑,节省了视线在行与行、段落与段落之间移动的时间。

这份特别的研究表明,我们对网站内容的排版会对用户体验产生极大影响。颜色、行间距、段落分布等细节都会影响到读者的阅读感受。

8.小细节、大差异

9.搜索同糟糕的导航一样不可靠

互联网用户希望他们访问的网站都有结构鲜明且易用的导航栏。即使你的网站上搜索框功能再强大,访问者仍然会先尝试在导航栏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根据GerryMcGovern做的调查,当要在网站上进行某项操作时,超过70%的参与者会从点击页面上某个链接开始,而不是使用搜索功能。

UserInterfaceEngineering进行的一项追踪30个用户的测试也得到了类似结论:访问者通常只在无法通过点击页面链接找到满意内容时,才会使用搜索功能。

因此不要以为好的站内搜索功能可以弥补网站糟糕的内容、结构。导航、页面架构以及内容组织应该是首先需要改善的,其次才是搜索功能。

10.主页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用户在你的主页上长时间停留的可能性很小。搜索引擎是个主要原因,因为搜索结果可以链接到你的网站上的任何页面。而来自其它网站的链接,也不是仅仅指向你的主页。

根据GerryMcGovern的一项分析,由首页转化而来的页面浏览量在明显的降低。根据他对某个大型搜索网站的调查,2003年网站主页的页面访问量占39%,而到了2010年这一数值下降到了2%。而他研究的另一个网站,首页带来的页面浏览量仅两年的时间就从2008年的10%降到2010年的5%。

GerryMcGovern的研究表明如今的访问量越来越多地来自外部资源,搜索引擎、社会化媒体网站、新闻聚合网站以及订阅器等。因此内部页面的内容、设计、排版远比登录页和主页上的优化更加重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 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vljftx.html